德国大众在宣布针对中国的三阶段电动出行战略数月后,向中国市场一次推出了三款车的纯电动版本,动作迅速而果断。远不止大众,进入2019年以来,以丰田、日产、本田、宝马等为代表的传统跨国车企,一改前些年的驻足观望或浅尝辄止,大踏步进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并将纯电动作为重点发展领域。跨国车企巨头如此一致的战略行动,至少释放出了三个信号。
信号之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增长爆发期
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主动。在中国本土传统车企及造车新势力持续活跃的同时,跨国车企巨头纷纷针对中国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纯电动车型,折射出这些企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乐观预判。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2018年产销突破百万辆,并表现出强劲逆势增长态势。进入2019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102.7%和109.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109.3%和121.4%。
实际上,经过十多年的培育,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尤其是纯电动汽车领域,发展成效十分显著,产业核心技术日臻成熟稳定,产业链及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产业已经基本走完了最初的孕育期,正在大踏步进入快速成长期。在传统燃油车领域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的跨国车企,透过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态势和竞争格局,敏锐地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市场的规模化爆发式增长期,因而迅速从谨慎观望切换至加入战局。
人口基础、收入水平和经济持续增长态势,共同决定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规模化快速增长,这将直接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提供十分可观的市场需求。更进一步,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将对其他国家产生示范效应,也将促进全球建立起完备而强大的产业链体系,并使各类新能源车企因中国市场先行一步而获得技术成熟度和规模化量产等方面的知识积累,这些都将加速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发展步伐。很显然,在跨国车企巨头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乃是全球市场爆发式增长的前奏,未来全球将迎来新能源汽车时代。
信号之二:激烈市场竞争下的产业洗牌已拉开帷幕
跨国车企巨头纷纷涉足新能源汽车,就产业而言,这实际上是诱人的产业增长前景吸引了大批新进入者。颇具实力的诸多供方的加入,将大规模增加市场供给量,并使各类细分市场的供给丰富化,在供给能够更好地满足需求的同时加剧市场竞争,在产能增至明显超过需求容量之时甚至会导致恶性竞争。可以预期,受跨国车企巨头加入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出现竞争者洗牌,“进退并举”将成为常态。
“进”体现为更多的新进入者和要素投入、更快的技术进步、更大的产业规模和更紧密的国际合作。更多来自世界各国的汽车制造商将纷纷进军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不少其他领域的投资者也会伴随这一进程跨界进入。产业进入者数量的增加,产业链各个环节现有参与者及新进入者在资金、人才等方面投入的增加,都将使整个产业获得的要素投入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获得显著改善。而这些变化,一方面为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张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并倒逼所有新能源车企想方设法进行技术革新,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借助规模化生产与销售降低成本。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为跨国车企巨头和中国本土企业更加广泛的深度合作提供了空间,而激烈的市场竞争则直接催生基于优势互补的国际联盟合作,跨国及中国本土的整车制造商、零部件制造商等,必将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共同推进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关系更加紧密的合作。
“退”集中体现为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将在优胜劣汰中出局。入局的跨国车企巨头必将整合其在资金、品牌等方面的已有优势,并尝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建立新的优势,与已经进入以及未来陆续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商家争夺有限的市场,显著加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降低产业平均获利水平,加速新能源汽车低端品牌的淘汰。一些产品滞销、技术水平低、盈利能力不足、现金流紧张的企业,将会率先被淘汰出局。
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伴随着众多跨国车企的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必将出现新进入者不断增多和越来越多企业退出产业相并存的格局。无论“进”与“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竞争的时代即将来临,未来数年将必然迎来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洗牌。
信号之三:本土新能源车企须把握好窗口期
对于跨国车企巨头全面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产业界其实早有预见。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退坡和未来可预见的完全结束,外资股比限制的取消,汽车产业对外开放的提速,都意味着内外资车企将直接面对相同的市场竞争环境。
在向中国市场布局新能源汽车方面一直“慢半拍”的跨国车企,选择在这一关键时间节点纷至沓来,为的是难得的巨大市场机遇。面对跨国车企的大举进入,国内新能源车企是否会受到重创?提前进入赛道的中国车企能否跑赢下半场?我们认为,即便跨国车企集中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本土新能源车企仍然胜算可期。
中国虽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但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汽车总产销量中的占比仅为5%,体量较小。未来,伴随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中国市场的“蛋糕”会越做越大,在一段时间内,这将为包括本土车企在内的各类市场参与者创造出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
在中国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全球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逐步启动,从而进一步创造出全球性的快速增长型市场。同期,中国本土企业必然会更多地“走出去”。因此,增长中的潜在国际市场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全球新能源车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中国本土车企也将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一些时间。
当然,跨国车企巨头从布局中国市场,到形成巨大的产能并向市场规模化投放产品,以及根据用户使用体验反馈进行产品改进,同样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无论是已经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的中国市场,还是即将启动的全球市场,或者考虑到各类新进入者达到规模化生产所需时间,在各类新能源造车力量蜂拥而至之下,留给中国本土车企的窗口期时间并不多。在以往十数年的先行一步产业发展实践中,中国新能源车企积累了一些基础,诸如国内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销量中的占比超过70%,不少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都实现了新能源汽车量产,电机和电控等核心技术与国际水平的差异已经显著缩小等等。但是,总体来看,本土车企在核心技术水平、品牌塑造、规模化生产、盈利水平等多个方面,都亟待获得提升。本土企业必须紧紧把握未来并不长的窗口期,持续快速创新,形成自身的独特能力,进而在这场大浪淘沙战役中突出重围,在与包括跨国车企巨头等在内的各类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同台竞技中赢得优势。
(责任编辑:19277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