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互联网技术让服务实现了远程化(可离岸提供服务),人力资源配置全球化,服务业也逐渐形成了类似制造业的服务供应链。服务工作的跨国转移正在加速,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让发达国家的中小服务企业(营业收入5000万美元到20亿美元),由于缺乏全球人力资源配置能力,失去了之前的竞争力,这为印度和我们的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商机。
服务的离岸转移,不是人家主动把工作送到我们家门口,请我们为其服务。而是服务供应商有能力到发达国家去,在当地的存量服务和中小服务提供商手中,争取到市场份额,获得服务的商业机会。本刊编者讲到:“我国的十大领军企业2010年的离岸收入为14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了3.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3.3%;同期百家成长型企业的离岸收入为8.1亿美元,比2009年减少了0.4亿美元,同比下降4.7%。”刚好印证了一个道理,那些在市场目的国设有到岸机构(或已经并购了现地服务企业)的企业,依然保持着较好的成长性。而没有在目的市场国家设立到岸机构的中小企业(百家成长型企业),依靠在中国的坐店经商,自然难以获得机会。当然,我们和印度产业发展,有着一个重要的差异。印度服务是随着1990年千年虫机会,直接进入美国市场的。而我们的离岸服务,确是通过跨国服务供应商,在中国的转移服务启动的。所以我们企业的离岸市场能力,有着先天不足问题。离岸市场的扩张能力,取决于服务企业在目的市场国家的到岸能力。中小企业在目的国家的到岸能力弱小,自然制约了其离岸业务的成长性。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印度企业模板。2011年初TCS(塔塔咨询)的人员规模达到了20万人。仅其一家公司在美国本土的团队规模就有2万人(其中1万人,来源于对当地服务企业的并购,另外1万人,则是由印度循环派到美国工作的印度员工构成),占TCS人员总数的十分之一。粗略估算,其在美国的到岸团队,对印度本土交付团队,形成的市场带动能力(到岸团队和本土交付团队的比)为1/8。可见在到岸市场的现地服务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显然此非我们中、小企业能力所及。
(责任编辑:he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