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贸易投资网

您的位置:中国贸易投资网 >> 货物贸易 >> 正文

海外投资:投什么

发布时间:2014-09-02 12:01:46 信息来源:海外置业 作者:

  “中国和美国股市的区别是,中国股票价格涨了一倍,市盈率也翻了一倍而在美国,你能随便找到股价上涨一倍多但市盈率还在20倍的高科技公司。”谈起美国股市时,很多业内人士会这样说。

  当中国过去赖以生存的发展优势——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低廉的资产价格不再之后,中国资产和海外资产之间的价差似乎已经逆转。现阶段中国资产较低的回报率和较高的风险,已成为投资的瓶颈。当我们用全球的眼光来审视各类资产之间的性价比,走出去似乎是必然的选择。

  尴尬的“逆风而行”

  瑞信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近来的言论颇受人关注。在一篇文章中,陶冬称:“在当前环境下,如果笔者是成功人士,笔者会选择资金出海,美股、美房,日本商业物业和几年后希腊的资产均有吸引力,不少全球性大公司的股票估值也合理。”

  他认为,全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收水”的时期。2009年开始,各国央行大肆扩张银根,打造出一个超低利率和流动性泛滥的时代。随着美联储进入“退出量化宽松”的倒计时,货币政策的钟摆已转向另一边。这个过程估计非常漫长,中间会有反复,但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已经开始。

  同时,各经济体的复苏周期却不相同。美国经济的复苏迹象最为明显。尽管经济活动充其量只是温和加速,不确定性却明显下降。欧洲躲过了银行流动性危机,结构性财政收支不平衡并未解决,就业市场竞争力不足依然如故,离复苏尚有相当距离。日本在安倍经济学运作下,经济活动随汇率贬值而增强,但是企业投资和民间消费仍然信心不足。

  “四大经济体中,最尴尬的是中国。别国去杠杆时,中国在增杠杆,“养大”了地方债务和影子银行两只“妖魔”。等我们的政策空间大体消失了,经济下滑了,美联储却开始退出了。看看今天中国的房价、物价、杠杆和金融创新,资金流向美国是有道理的。”

  对于可投资资金充裕的人士来说,投资海外仿佛已箭在弦上,尤其在国内经济积累相当风险的时刻。

  一方面,房地产积累风险过高。陶冬认为,中国房地产估值与国际标杆愈行愈远。房地产泡沫,在一线城市表现为房价过高,在三线城市表现为库存过大。“房地产泡沫,不代表泡沫马上会破,我甚至认为今后12个月房价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但是当流动性环境由盛转衰时,房市离见顶不远了。一旦房价开始下跌,不少城市会出现成交量急跌的现象,那时卖房套现未必容易”。

  另一方面,信贷一旦收缩影响将极为惊人。陶冬在文章中认为:“此次经济转型,可谓是逆风而行,因为金融去杠杆同时发生。过去10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扩张资产负债表、信用膨胀上的所为远超过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银行,堪称QE王。一旦货币环境开始收缩,流动性开始下降,货币的乘数效应自然递减。”

  “这种缓慢收缩未必一开始便对经济、企业、金融构成冲击,更像温水煮青蛙的积聚过程。经济各部门对流动性收缩的敏感度不同,压力承受能力不同,自救能力也不同。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个别行业、部门(高杠杆的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开发商是两个最弱环节)可能率先出事并带来连锁反应。”

  另外,国内资金投资选择并不理想。在陶冬看来,“银行的储蓄利率被人为压低,资金存入银行只能被通胀吞噬价值。理财产品的回报好过定期存款,但理财产品,尤其是高收益产品的隐含风险,其实比想象的大。股票市场连跌数年后,一些股票的估值有一定吸引力,但是排山倒海的新股和大小非套现,令基本面因素迷失”。

  李嘉诚的“西进”

  面对中国和欧洲资产价格的差异,李嘉诚以其实际行动表明了立场。近几个月来,亚洲首富李嘉诚接连抛售香港与内地资产,引发了越来越多关于其“弃亚入欧”的传闻。而近几年来,李嘉诚的长和系在欧洲市场投入的资金,已超过1500亿港元,并购的资产横跨基建、电讯、能源等业务。

  在亚洲地区,如果李嘉诚麾下的百佳超市、香港电灯与屈臣氏资产能如其所愿地出售或分拆上市,套现的总金额也将接近1500亿港元。

  人们猜测李超人可能是出于两个考虑:一是亚洲和欧洲的资产价格存在套利空间,同时,中国内地的投资回报率较10年前已大幅下滑二是考虑到经济活跃度与稳定度,投资海外资产的稳定程度更高。

  “长和系”是李嘉诚旗下上市公司所构建的企业集团的总称,集团核心为两大上市旗舰——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长江系”分别包括长江实业、长江基建集团与长江生命科技“和记系”则包括和记黄埔、和记电讯、和记港陆和电能实业。此外,长和系参股的港股公司还有TOM集团。如今,长和系上市公司的市值已逼近1万亿港元。

  前些时外媒日爆出李嘉诚欲出售百佳超市。百佳超市在香港占据了近40%的市场份额,报价约40亿美元。

  接着,长江实业计划出售其在上海开发的首个写字楼项目“东方汇经中心”的消息不胫而走。该项目的报价在60亿元人民币。随后,长和系突然又宣布抛售其在广州的综合购物商场“西城都荟广场”,作价约30亿港元。10月,长江实业再度将其在香港的嘉湖银座商场,以58.5亿港元的总价整体出售给置富产业信托。

  从和黄财报中可以发现,其在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盈利能力,近两年均出现滑坡。2010年,和黄中国内地业务所贡献的营业额占比12%,贡献的税前利润高达28%。两年后的2012年,中国内地业务所贡献的营业额为11%,税前利润却猛降到了19%。2012年香港业务所贡献的营业额占比,也由2010年的18%回落到16%,其所贡献的税前利润,更是由30%猛降到16%。

  事实上,除了李嘉诚外,今年密集抛售物业的开发商不在少数。以香港地区为例,年初,华人置业主席、富豪刘銮雄高调拆售旗下位置优越的铜锣湾一带的商场和其他各处资产,套现逾70亿港元鹰君集团则拆售酒店套现100亿港元南丰集团也以近30亿港元的价格,出售人流密集的旺角全幢商厦。此外,香港最大地产中介——中原集团的创始人施永青,也将自己持有物业的比例大幅降低到30%。

  经过一系列的资产出售,李嘉诚旗下香港业务占集团盈利的比重,则已由2010年的25%逐步下降至了16%。

  另外,通过一系列收购,李嘉诚父子已经成为英国基础设施资产的最大所有人之一,控制着英国约四分之一的电力分销市场、近30%的天然气供应市场,以及近7%的供水市场。以至于英国媒体惊呼,李嘉诚父子“几乎买下整个英国”。

  此前,李嘉诚曾谈及对英国情有独钟的原因。他认为英镑并未加入欧元区,因此货币的汇率比较稳定。

  在整个欧洲市场,长和系近几年投入的收购资金高达1500亿港元的成效也相当明显。和黄财报显示,2007年,欧洲业务只贡献了和记黄埔11%的税前利润,但到2012年,欧洲业务已经猛增到34%,其中,英国境内的业务占比高达23%。

  从1991年至今的20多年间,李嘉诚已经历数次经济环境的大起大落,其中包括亚洲金融危机、SARS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和两年前爆发的欧债危机。其间,长和系虽在某些业务上大幅亏损,整体的盈利能力却未受到严重影响,足以见得其眼光独到。李嘉诚的思路,或许也能给我们以启发。

  投什么?

  正如陶冬所言:“危机后几年各地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已改观,各国经济、资产种类和风险呈脱钩状态。此时美国经济的升温和复苏,不确定性最小。欧洲的债务危机问题并未真正解决,不过银行流动性危机告一段落。中国经济面临转型期,又面临去杠杆,未来几年的不确定性最大。”

  当经济转型处于十字路口,中国资产的风险和潜在回报率同时面临瓶颈时,考虑让一部分资产出海不失为良策。那么钱出海外应该买什么呢?

  一种思路是选择经济复苏脚步最为明确的市场,比如美国。相比其他经济体,美国经济的复苏迹象最为明显,尽管目前仍然被认为是“非常脆弱”,但相比于其他国家,不确定性是最小的。如果考虑到美元可能的升值和人民币未来可能的贬值,则显得更有优势。

  另一种思路是选择资产价格的“洼地”。过去几年中,资产价格下跌最猛但前景仍然令人乐观的市场,大约就是欧洲,尽管这种乐观目前来看是有限的。很多人甚至认为,这几年将是欧洲资产价格的历史大底,以后再不会遇到。

  就资产类别来看,除了流动性最好的证券和基金外,投资者还可以考虑不动产投资,但前提是选择恰当的区域,以及对当地购置房产基本规则和成本的了解。美国和欧洲尤其值得考虑。

  美国股市:机会和泡沫共存

  投资美国的最重要逻辑并不是美国经济铁板钉钉的强力复苏,而是因为相比之下,其他市场的前景似乎更加黯淡。在经济危机之后,唯一能让人产生希望的市场便是美国,尽管其经济复苏还相当脆弱。

  美股自2009年3月创下12年的低点以来,持续反弹至今。人们认为其中一个重要推动力是美联储的几轮量化宽松政策。只要量化宽松政策不止,美股的上行动力就不会减弱。

  就在11月初,标准普尔指数已经创出历史新高1775.22,而纳斯达克指数也来到了上个世纪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新高——3966.77。投资者充满了惊喜和恐惧。没有人知道美国何时会退出QE(量化宽松)。确切地说,美国现在的情况是牛市和熊市并存。

  资金回流美国

  投资美国的最重要逻辑并不是美国经济铁板钉钉的强力复苏,而是因为相比之下,其他市场的前景似乎更加黯淡。在经济危机之后,唯一能让人产生希望的市场便是美国,尽管其经济复苏还相当脆弱。全世界的资金在发现这个令人忧伤的事实之后,大量回流美国,令美国成为今年最为活跃的市场。

  截至11月3日,标准普尔指数今年以来涨幅23.52%,纳斯达克指数今年涨幅为29.89%,道琼斯工业指数今年来涨幅为19.17%。

  自今年3月5日道指率先冲破尘封5年半之久的历史最高纪录,及标普指数在3月28日一举登顶后,美股便不断改写历史纪录。而与2009年3月份的低点相比,美国股市涨幅超过100%以上。截至目前为止,并未出现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回调。泡沫论于是也甚嚣尘上。

  “人们仍在继续高估美国经济的风险,并且大大低估了新兴市场的风险。”前美林首席投资策略师Richard Bernstein3个月前在接受著名的Barron周刊采访时就这样说。在此之后,美联储仍然保持QE政策不变,同时美国股市进一步上扬。

  RichardBernstein表示,他不看好新兴市场的原因包括中国信贷增长情况越来越差,中国公司的基本面也较差。印度的货币供给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中国公司的杠杆几乎世界最高,并且他们的投资回报越来越低,信贷带来的增长效率已经越来越低。这不是一个健康的增长故事,我们对此期望过高。2012年第四季度,将近60%新兴市场的公司报告了低于预期的负盈利业绩,对比美国,这一数字仅为28%”。

  高盛亚洲策略分析师贝皞晨也持类似观点。在最近的一次论坛上,他表示了高盛对于新兴市场的负面态度:“我们觉得过去十几年新兴市场是非常成功,有五大要素,导致了这个成功金砖国家的要素增长,目前有70%的增量的部分,是来自于金砖国家的,我们觉得今后一段时间内已经处于峰值。”

  “商品价格的显著上升,带动了以商品出口为主的新兴市场国家的繁荣。但我们判断商品价格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上升幅度保持温和,甚至于有一些时候保持相对的稳定。另一个问题是去杠杆,经过了亚洲金融风暴很多新兴市场在去杠杆方面都非常努力,他们尽量减少外债,以及对外部的融资需求,增加本国的外汇储备,所以新兴市场比上世纪90年代这方面更加强劲,但外部的资产负债表很难进一步改善。”

  他同时表示,上世纪90年代新兴市场通胀惊人,但2000年后通胀显著下降。显然通胀继续下降的空间已经不是很大。而目前发达国家的低利率,令人忧虑新兴市场如何面临发达国家利率的升高,当美国利率逐渐上升,资金会从新兴市场流出到发达国家,这样就会使新兴市场的融资成本显著上升。

  总体而言,新兴市场前景堪忧,负面因素正在积聚。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逆转。

  令人乐观的复苏

  “高盛全球对今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值为1.6%,明年是2.9%。从全球来说这是非常高的,对美国近年来说也是比较高的。”贝皞晨表示,“对于美国经济的整体的判断,是GDP明年将会显著回升,而且是可预料的。”

  “至于量化宽松,我们觉得美国会在明年3月左右开始实行减少买债规模,完全退出量化宽松将在2015年。美联储也不会主动卖出他的债券而是自然而然的到期,真正出现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收缩可能要到2016年后。在这点我们比市场的预期更加倾向鸽派,高盛预计美联储2016年会第一次加息,而市场预期是2015年下半年。”

  贝皞晨表示,美国经济正逐渐渡过最困难时期。一方面,公营部门的拖累将逐渐减少。去年美国的公营部门对美国的经济贡献是负数,私人部门的贡献和普通老百姓的贡献上升非常显著。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实行了一些加税减财政支出,以及两党自动减税机制。这种情况随着逐步的正常化会逐渐地改善,到2014年以后,这部分的拖累将变得非常小。只要私营部门的增长存在,足以支撑美国经济复苏。

  另一方面,房屋空置率从金融海啸时的3%左右,下降到2%不到,总体的趋势逐渐向下。同时,投资者非常看重的新屋建造数据,从2012年开始攀升,到2013年已经从底部稍稍回升。

  贝皞晨表示:“从2013年开始往后看,我们觉得美国房价每年年化3%的上涨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最近12个月,涨得最多的城市包括旧金山、底特律、亚特兰大等地方,还有的地方涨了10%,比如纽约。相比于2000年,旧金山的房价2000年到现在为止涨了70%,这个数字虽然也很高,但相比很多新兴市场这个数字显得没那么高。美国房地产从价格来说,我们认为泡沫还是不存在的。”

  但存在一个隐忧是失业率问题,目前看美国就业形势仍然较为疲软。“美国的失业率其实比实际数字低。但随着经济的好转,工资的上浮,就业市场外的人进入到就业市场,会拖慢美国失业率下降的速度。所以美国可能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到达美联储定下的加息门槛。即使到了6.5%的失业率的门槛,美联储也不一定要加息。可以说目前的失业率是低估的,这在某些美联储的表态上已经表现出来。”贝皞晨说。

  另一个隐忧是债务上限。未来有3个时间点需要关注。一是今年12月13日,美国参众两院能不能对明年的预算案达成协议。过去几年他们都没有达成协议,即使他们不达成协议,对于市场影响也有限。他们还是按照过去的既定的预算来做,市场的预期非常低。

  二是明年1月15日,如果这次他们不能达成协议的话,会否像之前一样出现美国政府再次停摆的情况?估计这次两党让政府关停的可能性很小,减赤字的可能性很大。

  三是明年3月,明年2月美国的债务又到了上限,如果考虑到美国财政部有自己的备用现金可以撑到3月左右。不提高债务上限,就会出现违约。但其实发生违约的概率是很低的。共和党在接近大选的时候会更加谨慎。

  避开科技股

  分享美国经济增长最简单的方法还是证券投资。但在上涨一波之后,如何选取投资标的显然非常重要。

  今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都有不少涨幅。以标普500为例,其行业分配较为平均,占比最高的行业是信息技术,医药和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占比也较高。其中的龙头——科技板块,是唯一利润率超越大势的板块。这意味着如果科技行业利润率下降,对市场将形成很大打击。所以一部分人认为科技股表现已经到达峰值。

  但从估值来看,市场整体还处于估值合理区域。目前美国标普500的动态市盈率是15倍,属于历史的均值,没有特别高也没有特别低。

  所以总体来说,美国市场的机会也是结构性的。今年标准普尔表现不俗,但实际上表现更好的是成长股。今年上半年是价值股行情,下半年开始对美国经济的复苏判断更强一些,资金也开始倾向于成长股,尤其科技股。

  在这种情况下,关注一些此前涨幅较小的板块可能更为可行。比如,高盛特别建议投资者关注金融板块和工业板块。一是这两个板块的估值目前来看是历史中的均值或者是比历史平均水平还低。

  二是这两个板块历史上对于经济复苏的杠杆率很高,美国的经济复苏,工业和金融的盈利会有明显的正相关的收益。

  三是这两个板块跟美国本土的经济最相关,受世界经济的影响比较小,受世界原材料和商品的价格影响也小。它既能受益于复苏又受其他市场的拖累比较小。

  投资思路

  投资美国市场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参与基金。指数基金可以考虑标准普尔指数,其中涵盖较多金融和工业股。其次是主动型美国股票基金,不妨在大型增长型股票基金、中型股票基金和小型股票基金门类中选择,具体可参考晨星香港的网站,这些产品一般在香港市场可以买到。

  在股市上涨幅度较大之后,选择美国债券基金可能不失为稳妥策略。在美联储还未加息之前,债券基金仍然是稳定收益最好的选择之一,非常适合稳健型投资者。如果考虑到未来美元可能的升值,或者是人民币可能的贬值,投资债券类基金不失为划算的选择。

  另一种思路是投资于个股。对中国投资者来说,自己熟悉的消费类个股或者是中国概念股是比较好的选择。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大众消费品牌,比如最近很红的时尚品牌Michael Kors就是在纽交所上市的股票。大家熟悉的女性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也是上市公司,如果看好其增长潜力,中长期持有这类股票相对较为稳健。

  中国概念股则是以互联网公司为主,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大部分是行业龙头,代表了中国经济新兴的方向之一。尽管股价偶尔波动剧烈,但其中仍有值得挖掘之处。比如发展势头良好的优土视频、搜索老大百度以及作为旅游新锐网站的“去哪儿”。这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司,都是投资的好标的。当然,前提还是要在合适的价格介入。

  出国买房须长线规划

  从房地产开发企业到普通投资者,中国资本正兴起又一轮投资海外房地产的热潮。由于一些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历史的相对底部,资金出国买房也不失为一项聪明的投资。不过,无论是投资兼顾自住还是单纯追求海外不动产的保值、增值性,出国买房都是一项较为长期、涉及多种不确定因素的投资选择。因而,具体如何选择市场,投资者应充分考虑当地房价的上涨空间、移民政策、汇率波动、税费政策等等,有一个合理的长线规划。

  投资性购房增多

  近年来,中国个人投资者进军海外房产市场呈现出了颇为蓬勃的势头,在移民、留学等需求占据海外置业主流的情况下,纯投资性海外置业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可见,个人出国买房的主要动机已由传统的移民及子女教育延伸至资产保值及增值。区域上,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等地的房地产市场都处在一定的回暖阶段,价格较低,因而其投资价值和升值潜力也受到了较多关注。

  据统计,中国人在海外的房产交易规模从2011年的5.47亿美元至2012年的18.6亿美元,增幅已达到了46%。其中,美国是投资的首选目的地。在美国购置私人住宅的海外投资者中,中国个体投资人所占的比例从2007年的5%上升到2012年的11%,投资总金额约为90.8亿美元,成为仅次于加拿大的第二大投资群体。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步复苏,总体房价不高、市场成熟、房价正平稳回归的美国楼市无疑仍有不小的投资潜力,而日益升值的人民币也让曼哈顿、旧金山的房子显得便宜了。目前,加州、纽约、奥兰多等地都是投资的热门区域,其租金收益回报也较为可观。

  在欧洲,葡萄牙、意大利、希腊、西班牙这些国家由于身陷债务危机,纷纷用居留权来吸引非欧盟的外国人到该国购买房地产。由于其购房获居留的投资门槛相对较低,且生活环境、教育资源等具有一定优势,因此欧洲此类区域的房产置业同样受到了越来越多国人的关注。如在葡萄牙,400万元人民币就能买上一套不错的房子并获得全家的居留身份。另一方面,希腊、西班牙等国的房价近年来已大幅下跌,未来具有一定上涨预期也是不少人选择投资的因素之一。

  而在亚洲,除了新加坡这样的老牌投资移民地区,日本逐渐成为了海外置业的新去处。高于国内房地产的租赁收益是许多人选择购买日本房产的原因。据了解,日本租赁市场成熟、回报率相当稳定,再加上人口密度高、消费集中,不少城市中心地段的入住率能维持在90%以上,租金回报率则有6%~10%(净收益)。而房屋所有权(包括土地)属于个人私有,可自由重建、改装、留给子女等优点,也是购买日本房产的加分项。

  税费政策须弄清

  不过,投资者在考虑将资金投向海外房地产市场时,应充分考虑到其与一般投资品及国内房产市场的诸多不同之处。其中,国内投资者较少接触到的房地产持有成本、相关的交易税费以及针对外国购房者的政策都必须一一弄清。根据所选地区和投资目标的不同,还会需要相应考虑如主要收益来源、移民政策、日常打理方式、卖出成本等等。反过来看,复杂的税费手续及政策变化预期也会影响投资者对投资地区的选择。

  以美国的税费为例,根据各个州县的不同规定,通常会有房产经纪人佣金、律师费、登记费、交易税、房屋估价费、产权保险(放心保)费、公证费、房产评估费等大大小小的诸多名目,流程也较为复杂(外国人购房更加如此)。因而,想要在美国投资房产,买进卖出、出租维护往往都需要大量借助房产经纪人和律师的代理操作,而相应的佣金和代理费均价格不菲。除了较大的交易成本,国内所没有的房屋持有成本在美国也非常可观。如房产税就是持有成本的一大组成部分,每个州和地区都不一样,一般在1%至3%之间。其他还会有房屋保险、小区费、物业费、出租管理佣金等等。

  对于以租金收益为主的日本房产投资而言,在购买初期就详细计算后续成本及扣除后的净回报则更为必要。据了解,购买日本房产时大约需要房屋总价10%左右的各项税费,包括印花税、登记费、固定资产税、房地产购买税、中介手续费等等。而在持有成本上,最基本的就有每年1%~2%的固都税和每月的物业管理费、修缮积立金、町会费等等,扣除全部这些之后才是实际的净值。有了这样的认识,投资者才能进而做出较为合理、准确的投资判断和计划。

  另外,由于各国、各地区的购房政策往往大相径庭,充分了解当前的各项规定及未来政策的变化预期也十分重要。如在英国,虽然伦敦房价已上涨至较高点,但出于教育资源、租金收益等因素仍有不少海外投资者杀入该市场。但近日据外媒报道,英国政府已考虑对购置该国高端地产的外国投资者征收资本利得税,以补足12亿英镑的财政开支缺口。这与现行法律“英国居民出售第二套及以上住房需缴纳18%至28%的资本利得税,海外购房者则免交此项税赋”的政策相比,无疑会大大影响相应的海外房产投资行为。而在欧洲其他国家和一些新兴投资区域,更容易出现的政策变化预期也是投资者需要有所注意的。

  汇率风险不能忘

  除了要了解复杂的购房流程及繁多的税费、持有成本之外,汇率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更是投资性买家不能忽视的问题。不同于以移民、自住或子女教育等目的为主的买家,投资收益为主的海外购房行为更容易受此影响,可能大大背离原本保值、增值的投资目标。

  汇率波动将房产增值所带来的收益“吃掉”是主要的风险所在,对于以房产本身增值来保证资金收益的投资者来说尤为紧要。以澳大利亚的楼市为例,近年来其房价确实基本处在上升、回暖的通道当中。若是几年前通过人民币兑换澳元购房、如今又出售房屋并换回人民币,反而是亏损的。

  可见,投资海外房产不单要关注房价的上涨空间,也要考虑汇率的变化趋势。对于出国买房这一较长期的投资行为来说,综合考虑税费、政策、汇率、房价,甚至经济大环境之后再做出适当的长线规划,无疑是必需的。

  买一个“落后”的市场

  买涨不买跌。这是中小投资者的一个普遍从众的投资方式,然而,投资大师们却是在跌得恐慌的“人舍”之时欣然“我取”。因此,在当前投资普遍迷惘之时,选择跌幅较大或涨幅较小的市场进入,也许在若干年后取得正收益是个大概率事件,甚至是大丰收,也不是不可能的。

  暴跌之下遍地是金

  时过5年,2008年全球股市的惨状仍历历在目。在那个寒冷的2008年,不管是发达市场还是新兴市场,都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惨烈的跌势,市值都接近甚至远超过“腰斩”。

  那一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波及了全球股市,引发欧债危机。以往一直以“免疫力”强著称的新兴市场也未能幸免“股灾”,相反成为下跌领头羊。其中,受油价下跌和金融危机双重打击,俄罗斯股市全年跌幅超过70%,成为当年全球跌幅最大的市场。紧随其后的中国A股,上证综指在200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以1820.81点报收,全年跌幅逾65%,创下了18年来最大的年阴线,而深圳成份指数跌幅亦高达62.90%。中国香港股市恒生指数终止了5年连升势头,全年累计大跌48.3%,仅次于其在1974年因世界石油危机引发的达60%的年度跌幅。此外,中国台湾股市年跌幅46%,日本股市、巴西股市和印度股市年跌幅近42%。

  相对而言,位于风暴中心的欧美股市却相对跌幅较小,但在历史上也相当凄惨。美国标普500指数跌了41%,创下1931年大萧条时期以来最大跌幅,当年美国股市市值“蒸发”达创纪录的7.3万亿美元。英、法、德三大股市当年的跌幅都在四成左右,澳大利亚股市2008年暴跌41%,为有史以来最差年度表现。

  2008年是令人震惊的一年,市场屠戮中几乎没有什么能幸免于难。全球股市在一片哀鸿遍野中恐慌性的抛盘汹涌而出,市场普遍预计次贷危机、欧债危机深不可测,全球股市的“雪崩”将不止。

  不过,随着各国出台挽救经济的方案之后,经验老到的投资者在一片恐慌中开始捡拾廉价筹码。

  2009年,全球股市迎来了超跌反弹,随后则分道扬镳走势各异。其中,以美国股市为首的欧美日市场连续上扬,截至2013年11月4日,纽约三大股指之一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于15639.12点,较2009年3月的低点6440.08点大涨了243%,并创出历史最高收盘点位。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也同样涨幅可观。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报收于6765.05点,再次刷新了5年以来的收盘高点。与此同时,香港恒生指数也震荡攀升,截至2013年11月4日的收盘为23189.62点,较2008年10月的低点10676.29点也大涨了116%。而一些处于次贷危机漩涡的板块和个股,更是迎来了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上涨,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

  勇于捡“落后”

  当今的世界经济已经逐步从2008年的阴霾中走出,股市连连暴跌的恐怖却早已烟消云散。除了A股仍在苦苦挣扎外,绝大多数国家的股市走出了欣欣向荣的走势。不过,A股有其特殊性,在天量IPO即将开启、巨量大小非蜂拥而出的压力之下,A股之殇就不难理解。从中短期而言,投资海外股市的胜算要大于投资A股。那么,究竟该选择哪国市场进行投资呢?

  当然,答案从来不是预测来的,而是在现实中。不过,面对不太熟悉的市场,“买落后”或许是个权宜之计。事实上,过往股市证明,暂时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机遇。

  从欧美成熟市场来看,2008年以来,欧洲股市的涨幅远小于美国,其间,曾经处于风暴中心的意大利、西班牙股市涨幅较小。随着欧债危机警报的解除,欧股会继续维持向上态势,这些被压抑的市场机遇大于风险。同时,作为欧洲经济领头羊的德国股市也值得重点关注。

  根据花旗(Citigroup)发布的最新季度调查显示,机构投资人目前已开始着眼2014年,准备押宝欧股与亚股等市场,该调查首度将欧股评为投资人最爱的资产类别,而亚洲股市居次,美股则排第三。9月份美林美银基金经理调查显示,36%的全球资产配置人增持欧元区股票,该比例在8月份上升的基础上继续翻倍,8月份基金经理调查时该比例为17%;12%的资产配置人则增持英国股票,为历史新高。欧元区股票的配置比重已经创下2007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亨德森远见欧元领域基金经理人Nick Sheridan表示,美国PMI指数上扬,带动欧洲PMI指数反弹,以及欧洲经济摆脱衰退转为复苏成长,欧元区9月份综合PMI终值为52.1,创27个月新高,并为连续第6个月上扬。依据历史经验,当欧洲经济触底反弹,经济成长达成1%~2.5%时,企业获利可因此达到至少30%以上的成长率,继而带动股价表现。

  从资金流看,截至10月2日为止,全球股票基金已连续14周流入欧洲股市,年初至今整体净流入量达186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新高,显示资金流向已开始布局欧洲股市。尽管美国QE终究会在经济呈现更为稳健复苏后逐步退场,但美联储暂时按兵不动的举措,令整体市场资金面持续维持宽松的情况。在全球股市资金面仍持续充裕的情况下,已然出现复苏之迹的欧洲经济可以因此争取更多调整改革的时间,此将更有利于股市中长期的续航力。

  欧洲区由德国带领经济复苏,目前欧洲周边地区也出现复苏迹象。经历最近一轮经济困境后,欧洲政府正积极进行改革及重整架构。有分析指出,欧股目前价值面仍相当低廉,尤其在欧债危机中受伤最重的银行股已较美国银行股便宜40%,股价极具吸引力。而且自2009年开始,美股屡创新高,至今造成美国与欧元区大盘指数的表现已有56%之差距,类似于2004~2006年的历史经验。在美国经济带动下,欧洲可望接续成长,演出股市落后补涨行情,表现胜出美股。

  欧洲投资策略分析师JohnBilton表示:“对欧洲经济的信心非常强劲,且尽管欧元区股票市场已经大幅反弹,发达国家市场依旧是最具价值的投资选择。”

  买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国内的中小投资者来说,如何真正投资海外股市,语言首先是个不小的关口,其次还有对海外企业不熟悉、有时差等都是不小的问题。因此,选择一个稳妥的欧洲基金,交给专家去打理是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根据理柏的环球分类,现时香港有86只欧洲或欧元区的股票基金可供选择。以3年的回报率来作比较,德盛欧洲成长基金的表现较为出色。该基金在期内最高51.77%的升幅,而基金的波幅并不高于组内平均水平。

(责任编辑:lixuezhen)

上一篇:海外投资必看宝典!美、...  下一篇:上市险企资金运用“风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