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开春至今,中国驻英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公使衔参赞周小明完全没得任何空闲,不单马不停蹄先后赴布里斯托、剑桥郡、林肯郡等地考察访问,走访在英主要中资企业,还要忙于与国内纷至沓来的政府和企业商务团交流。
“有一个星期甚至见了六个团,包括质检总局、人行、银监会,都带着重要工作任务,” 他说,“企业也明显增多,他们不再是泛泛考察,而是为明确商务目标而来。”
往年通常到4月份以后出访才会增多,周小明承认这和政治气候有关。“去年底卡梅伦访华后,两国关系升温很快,交往明显增加。”不过,根本原因还是双方都看到彼此更多的商务合作潜力与互补性,合作热情空前高涨。
在这股双边交往热潮中,中国的现任首富王健林和前任首富宗庆后都来了。王健林已在英国拥有两笔众所周知的大投资,宗庆后则正在物色项目,希望从英国引进开发节能减排等新技术,支持娃哈哈集团在国内的多元化发展;当然,作为中国市场饮料业老大,他也牵挂着奶源供应问题,这次就考察了当地的奶牛场。
中国企业对英国的投资正一浪高过一浪,仅今年一季度投资总额就超过30亿美元。吉利并购了一家电动汽车公司,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位于伦敦的大宗商品业务,江苏三胞集团4.8亿英镑并购福来莎百货连锁89%股权……其中,最大一笔投资当属上海绿地。绿地在一个月内先后投资了伦敦两个房地产项目,共计12亿英镑。据透露,绿地还有几个大的项目在谈,若能谈成,一个项目的规模预计就有20亿英镑。
至于由中广核牵头的中国企业参与英国欣克利角核电站(Hinkley Point)项目,目前正在紧张的谈判过程之中。“我们期待今年内核电商业谈判可以顺利结束,中法企业在英国的这一合资项目启动。”周小明说。
两年对英投资130亿美元
到英国任职4年来,周小明的足迹遍及英伦三岛。与当年相比,英国地方政府和工商界如今对发展与中国合作的热情令周小明非常感概:“以前我跟他们主要宣传为什么要跟中国发展合作,现在所谓必要性的那些话不用多说,已经深入人心了,只要告诉他们机会在什么地方、怎么抓住这些机会。”
过去英国往往是作为投资者的角色,而中国是作为投资目的地,现在双方角色已发生微妙转变。周小明在参加一些研讨会和活动时注意到一个有趣的变化,英国人现在见到中国人时,说得越来越多是关于本地投资环境如何如何好之类的话。1997年至1999年,周小明曾在深圳市担任外资局副局长,负责招商引资,听到20多年前最熟悉的、曾奉为圭臬的招商用词现在又从英国人口中说出,不由莞尔。
在林肯郡,他受邀参观了4家中小型农业机械设备公司,几家公司规模虽不大,却都有自家的独门绝技,产品出口至欧美日等市场,但共同的烦恼是公司发展后劲不足。周小明建议他们寻找合适的中国企业作为股权合作伙伴,以便开发广阔的中国市场。
在周小明看来,风向是在2009年到2013年这4年里改变的,这期间英国对华累计投资额从160多亿美元增加到180亿美元,仅增加约20亿;仅2012和2013年两年,中国对英实际投资总额就达到130亿美元左右。
不过,他也强调,因为统计口径的原因,直接从英国投出的资金才算做英国投资,对华投资总额不是特别准确,但这几年总的趋势确实是东风压倒西风,中国对英投资总额已超过英国对华投资。
据使馆商务处统计,中国对英在制造业、基础设施、能源、矿产、房地产等领域迄今的实际投资总额超过了300亿美元,这其中还不包括中海油、中石油在北海的两个项目以及一些并未收购控股权的项目。
像中海油150亿美元收购1/3资产在北海的尼克森公司,在英国的资产相当于50亿美元,但因为公司是在加拿大上市,故不计入对英投资;还有中铝收购力拓12%股权,仅此一笔就140亿美元,但因为没有控股,也不计入。
他称,非常看好中英之间的双向投资前景,现在“还只是个开始”。
“1亿元换15年”
6年前,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公司花费1320万美元,收购了掌握IGBT这项高压开关技术的英国公司丹尼克斯(DYNEX),并在该公司基础上成立了国内功率半导体行业首家海外研发中心。
从2010年成立该研发中心至今,南车投入了近千万英镑以便用其掌握的技术带动国内相关技术升级换代。过去,市场价值数十亿的IGBT高压开关单纯依靠进口,目前南车已在国内建立两条生产线,计划于今年6月投产国内首个IGBT生产线,南车称是“用1亿元人民币换来了15年时间”,DYNEX的老员工则对南车入主后给公司注入的新生命力兴奋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DYNEX研发中心也得到英国政府肯定,获得地区成长基金支持,只要满足后续投资额和解决当地就业人数递增等条件,就能在5年内获得100万英镑资金支持。
尝到甜头的南车已计划未来三年再向该研发中心追加投资2400万英镑。
“英国工业有个特点,研发能力很强,创新能力世界一流,但产业化能力较弱,不少研发成果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周小明说,“我想结合中国的优势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研发在英国、产业化在中国,让英国成为中国海外创新基地。中国国内传统企业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需要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这方面双方合作发展的潜力很大。在我看来,这是在英国投资最突出、最有前景的领域。”
基础设施投资“福地”
上个月,李嘉诚旗下和黄获批在伦敦新金融城金丝雀码头以东的英国海军船坞所在地特福德发展价值10亿英镑的综合房地产项目,长实集团成了英国最大的单一海外投资者,投资总额超过300亿英镑。
此前在英国的基建领域,李氏企业已掌控英国25%人口的配气服务和30%的电力供应,并为超过7%的英国人口提供饮用水。在周小明看来,法律完善、亲商环境和投资回报稳定,是李嘉诚选择大笔投资在英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李嘉诚曾称:“我的资金要放在跟政府打官司能打赢的地方。”他在欧洲的投资,2/3都落在了英国。
中国内地企业在伦敦也有数个大项目,都将在今明两年相继动工,未来两三年内投付市场,而且每家都对自己在英国项目的商业成功充满信心。
周小明回忆2010年时,有一些英国地产公司来找他,希望能牵线搭桥,跟中国房地产公司合作开展项目,那时并没有中国地产公司愿意来伦敦寻找商机,只有零散的个人型住宅投资。
中国开发商对英国真正开始感兴趣,是从2012年开始,此前记录在案的只有三笔在英中资企业以自用为目的购楼。到2013年,对英房地产投资开始爆发,买现楼和开发项目一起上,当年仅大的交易就有7项,包括总部基地的10亿英镑开发项目、平安保险(放心保)买劳合社大楼、大连万达五星级酒店项目、北京建工集团曼彻斯特机场项目、中融水晶宫项目等,协议总金额超过了50亿英镑。
而今年已宣布两个伦敦地产项目(总价值12亿英镑)的绿地仍在谈更大的项目,近期还有不少其它国内房地产公司到英国来寻找合适投资项目。“不管你喜不喜欢,中国对英国房地产领域的投资还会有大的增长。”周说。
房地产在英国被算作基础设施领域,不过,要在水电交通等传统的基础设施领域投资,中国企业也并非没有机会。
“英国可以成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开展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的窗口或者说试验田,”周小明说,“想在其他发达国家投资基础设施,首先这样的机会就不是太多,其它国家对中资企业进入的态度也比英国更为保守。英国计划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3000亿英镑,除了高铁是政府投资,其它项目都需要私营企业和国外资金参与,中国可作为重要的资金来源。”
中英之间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才刚起步,最成熟、最有希望的就是核电项目。
周期待中法企业在英国的首个核电合资项目今年内能顺利完成谈判并启动,未来中国企业也有机会在新的英国核电项目开发中担任主角。
在核电领域,中国的优势是技术过关、经验丰富且成本很有竞争力;而在高铁领域,中国企业在道路设计、建设和机车生产方面也都颇有优势。周小明希望,中国高铁、核能走出去的战略,能够凭借实力,在英国树立样本、成为典范。
(责任编辑:lixue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