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7日讯 (记者林火灿、实习生张萍) “我们要注意捕捉国际煤炭市场对我国煤炭企业国际化运营的风险信号,有效应对我国煤炭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潜在风险。”在16日举行的中国煤炭企业国际化研讨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岸青说。
近年来,我国煤炭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许多煤炭企业纷纷“走出去”到国外开发煤炭资源,煤机装备也成功出口到了主要产煤国家。一些煤炭企业制定实施了国际化战略,在资源、工程、人才、技术、市场、资本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国际化。
“中国煤炭工业已经实现了从单一的"引进来"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行、从国外企业到国内市场竞争、发展到中国煤炭企业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转变。”赵岸青说,当前,我国煤炭企业“走出去”的管理服务体系已经日臻完善,煤炭企业规模实力显著增强,并积累了较为丰富“走出去”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煤炭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不过,赵岸青也指出,我国煤炭企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进入2013世界500强的11家企业,在资产回报率、人均效率等质量效益指标方面,与国际先进煤炭企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受煤炭需求增幅回落、进口煤炭冲击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煤炭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亏损面已经接近1/3。此外,由于一时难以适应国外的法律环境、社会习俗、文化氛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只有40%左右。
赵岸青建议,煤炭行业应该准确把握主要产煤国家煤炭产业和贸易政策,及时发现我国煤炭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机遇和壁垒,加强对国际、国内煤炭市场形势的跟踪、分析和研究,发现规律,找准机遇,明晰战略,做好预警防范工作,积极有序地开展国际化工作。
(责任编辑:lixue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