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贸易投资网

您的位置:中国贸易投资网 >> 货物贸易 >> 正文

上半年贸易额303亿美元 中英经贸打造新增长极

发布时间:2013-08-15 17:49:45 信息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一三

  (二)中英联合开展研发创新前景广阔。英国是全球第二大创新国家,是世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研发基地。周小明强调中国企业在英除了 “引资”,更应注重“引智”,同英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在英设立研发中心,共同开发新技术、新工业和新产品。

  近年来,我国企业连续出击并购,充分利用英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中国蓝星、上海汽车、南车集团、重庆机电等企业收购英国企业,填补了国内相关产品的空白。

  (三)英作为我企业“走出去”跳板的地位将更加突显。英国是全球金融、保险、船运、期货交易中心,也是传媒、咨询和信息中心,这注定了英国是中国企业进行全球布局的重要节点。欧债危机为中国企业投资赢得了难得的“时间窗口”,中国企业可以借助英国金融、信息、物流的中心地位以及自由开放的投资经营环境,充分利用英国融资平台和金融工具,发挥金融工具的杠杆作用,把英国作为开拓全球市场尤其是欧洲、北美和非洲市场的跳板。

  目前已有的成功案例包括,中国铝业收购力拓英国公司12%的股份,是中国企业迄今为止最大一笔海外投资;中国有色集团收购英克瑞索资源公司,获得其在塔吉克斯坦金矿项目29.9%的股份;中广核公司收购英国卡拉哈里公司,获得该公司在澳大利亚及纳米比亚的铀矿资源。

  (四)英作为品牌培育基地的作用亟待发掘。英国是传媒强国,创意文化产业发达,品牌营销经验丰富。全球知名的广告公司中,至少有2/3的公司将伦敦作为欧洲总部,品牌放大和扩散效应显著。中国企业可充分利用英国有关资源和条件,借助英国广告公司的品牌策略及规划,树立和提升品牌形象。此外,英众多品牌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完善营销渠道,欧债危机以来,很多品牌待价而沽。周小明建议中国企业可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加大对英品牌的收购力度。

  (五)两国基础设施合作空间巨大。英国政府正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推出了总额高达3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涵盖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且对中国企业参与持鼓励态度。中国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在资金、技术和施工经验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同英方在新能源、高铁、机场建设、污水处理等领域开展合作,打造一批旗舰性的合作项目。

(责任编辑:lixuezhen)

上一篇:中国货物贸易额今年或超美国  下一篇:上半年德国货物贸易出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