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500强中,千亿俱乐部成员不断增加,中国已经开始步入“大企业”时代。这个时代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并购重组。近年来,中国企业资本并购案迭起,尤其是在2013年,更是达到顶峰。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前11个月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交易1015起,同比上升23.8%。
告别小企业自生时代,行业整合暗流涌动,并购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热点,尤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并购是其增加核心竞争力、创造新利润增长点的不二选择。并购市场的兴起以及繁荣,也对企业管理者提出补课要求,因为,身处大企业时代,熟识并购、善用资本,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
并购布局:如何“变”出伟大企业
资本并购催生企业“变身”时代的到来。大企业发展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自己做,一个是并购。在“做”企业时代,企业壮大规模、发展产业链,一般都是采取“自生”模式,需要很长的成长时间才能看到成效,而“变”企业时代的企业,更善于运用资本市场,如变戏法一般,直接通过资本并购完善产业链,迅速运行全新生态系统。从“自生”到“外购”,从稳步“做”企业到运用资本“变”企业,也反映出了现代企业经营心理的变化。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单俊葆表示,过去30年,中国企业主要是靠粗放式增长,但未来30年将更倾向于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来提升竞争力,并购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那么,如何通过资本并购“变”出伟大的企业?对此,我们也许可以从下面两个案例中得到一些启发。
从“无”到“有”。蓝色光标,从一家单纯的公关公司“变”成一家综合公关与广告的传播集团,它没有从零开发广告业务,而是通过收购广告公司来充实蓝标经营领域,为其实现“中国WPP”构想创造了更多可能。显然,如果蓝标通过自身拓展广告业务,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但是通过并购就可以首先获得广告人才支撑,这些已经发展成熟的团队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大量风险。如今,“收购”已经成了蓝标的“业务”,因为这个业务可以让蓝标最快完成战略布局,成为伟大的传播集团。
从“做”到“变”。苏宁,从苏宁电器“变”为苏宁云商,是企业经营形态变化的结果。苏宁云商=实体产品+内容平台+服务产品,可是苏宁几乎没有自己的内容平台,一家靠零售起家的企业想要完全靠自己打造一个全新的内容平台,并非易事,于是苏宁经过“物色”,入股了PPTV,成为苏宁全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一环,但肯定不是唯一的一环,未来,苏宁应该还会继续展开投资并购,以实现苏宁云商蓝图。
可见,资本是“变”企业的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无论是从“无”到“有”的规模扩张,还是从“做”到“变”的战略转型,并购都已经成为大企业成长的主流模式。
除了资本并购,“变”企业的模式应该还有很多,比如“挖人”,企业创建子品牌之后通过资金、平台等优势设法吸引大量同行业优秀人才,无需重新培养,使公司迅速进入运转轨道。这种模式尤其在人才流动性强的互联网公司和广告公司最为常见,例如百度子品牌爱奇艺创建才一两年时就已迅速攀升到视频行业领先地位,应该也与其来自不同公司的优秀团队有很大关系。当然,资本并购应该是最成熟且最有效的“变”企业方式,只是大变企业的魔法师需要足够的资金和技巧。
并购艺术:做好“变身”时代的魔法师
在“变身”时代,企业是魔法师,资本便是魔法师手中的魔法棒,运用好魔法棒是法力充分发挥的前提。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借用资本成功实现并购“变身”?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在中国并购年会上表示:企业并购绝对不是赶时髦,并购必须要契合企业自身战略发展的客观需要,只有在战略上能够增加发展合作的力量、减少耗损,企业之间的并购才能成功。
因此,并购是一门艺术,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是关键。综合近来发生的企业并购案,尤其是TMT(电信、媒体和科技)行业的并购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并购多为满足以下几个诉求点:
第一,抢占入口。资本并购可以帮助企业铺渠道、抢船票,是使其跻身于新行业、新领域的最便捷途径,有助于其产业链的全面展开。
百度在去年也有很大的资本并购动作,只这一年就完成了对91无线、PPS、Trust Go、糯米网以及悠悠村的收购,它们分别是中国最大的智能手机门户网站、可以弥补爱奇艺移动短板的视频网站、移动安全公司、能够与百度现有的移动LBS和地图等业务实现优势互补的团购平台以及专门从事移动端搜索引擎业务的搜索厂商,虽然其主营业务区分明显,但是却都可以盘活百度移动战略,为其切割移动互联网蛋糕提供了最佳入口。我们也可以借此看到百度布局移动的决心和百度对资本并购的完整战略规划。
第二,换购资源。很多时候,企业并购,买的并非企业,而是资源,这个资源可能是客户,可能是数据,也可能是物化的原材料等等。资本并购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更好地完成对生产链上下游的控制,通过借力使力,弥补自身缺口,这也是中国经济结构性变革的重要表现。
近年来,以蓝色光标和广东省广为代表的广告公司也加快了并购步伐,其实广告公司的并购很大程度上来说,购的正是资源。由于同一公关或广告公司不能同时给竞争性的客户提供服务,使得广告公司在客户争抢方面的厮杀尤为激烈,蓝标通过并购不整合的方式,有效避开战场,直接将标的公司的客户资源揽到自己怀中,从而反向助力其概念炒作,促进利润增长。从广东省广的并购路径可以发现,它重视媒体资源的整合。广东省广自上市后积极进行外延并购提升自有媒体资源,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公交车身广告、电视广告、户外广告资源,并形成了覆盖全国区域的业务布局,议价能力显著加强,公司整合营销能力也得以显著提升。
第三,提升行业地位。资本并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使其迅速跻身行业前列,改变生存状态和竞争格局。当然,也有一些企业为了消灭竞争对手而收购对方资产,从而跃升为领军品牌或维持其霸主地位。
这一点在视频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视频行业是拼资本、拼流量的行业,必须有很强的规模效应才能在行业中拥有话语权。2012年,优酷土豆实现合并之后,行业内并购整合成为趋势。2013年,百度旗下爱奇艺收购PPS,苏宁入股PPTV,通过并购重组,目前,视频行业已经形成了以优土、爱奇艺+PPS、搜狐视频、腾讯视频以及乐视网五大网站为首的竞争格局,其他剩下的绝大多数视频网站或转型,或将逐渐被强者整合并购。艾瑞分析认为,视频行业的并购整合趋势还将继续,因为并购是最快占据榜眼地位的途径,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视频行业的整体格局可能还会产生颠覆性调整。
总之,在“变身”时代的魔法师必须熟谙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如果没有完整的战略规划、成熟的资本运作机制以及超强的经营整合能力,华丽“变身”恐怕只能退化成一场小丑的表演秀。百度副总裁汤和松也强调,关于并购,公司需要客观评估自己的可操作性、市场进入的时机等。
并购隐忧:警惕市场繁荣背后的毒瘤
虽然,企业并购消息频传,但其实,从企业并购的结果来看,并购失败的风险比想象中大得多。方正证券总裁何其聪指出,“并购失败的案例达到70%以上”。事实上,在企业的并购过程中,任何一项未被重视的因素都容易诱发失败的发生,不仅不利于企业发展,也会扰乱并购市场的运行秩序。
拒绝内幕交易,谨防自掘坟墓。借壳的盛行、退市的艰难,A股市场借壳式的并购重组常常沦落为内幕交易的温床,并购概念越是流行,并购市场就越有可能成为内幕交易的重灾区。最近,天舟文化、江苏宏宝、紫光股份等明星股并购重组纷纷被监管层叫停。消息公布后,这些个股均应声跌停,参与者损失惨重。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前十个月证监会各项主要执法数据均全面超越去年全年水平。对于监管力度的加强,业内人士表示,并购涉及的利益方众多,有必要加强监管,从长远看,打击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有助于抑制市场的投机氛围。作为企业,任何不正当交易都有可能将其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放弃投机心理,理智对待并购。开能环保总裁杨焕凤曾把企业并购比喻成婚姻,“有机会就做并购,没机缘就自己好好地成长”。可是的确存在一些企业,看到别人尝到了并购的甜头,便也纷纷打出资本牌,甚至忽视对并购对象的慎重选择,不管是否能够盈利,也不管是否在未来有投资增值的空间,一味追求资本扩张,这样的结果必然换来惨痛的教训。尽管并购重组受到政策层面的支持,但能真正成功地完成一次并购重组却并非易事,企业不应该抱有投机心理,而应该理性对待并购。
加强布局管理,规避整合风险。正如“攻城容易守城难”,并购也是如此,交易成功只是并购成功最基础的环节,企业并购最棘手的不是交易,而应该是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全球香水巨头法国科蒂集团收购中国护肤品公司丁家宜后,丁家宜的销售额下降了50%,基层销售团队也在深度调整中,而且由于思维方式、操作理念等存在差异,大部分丁家宜原高管在并购后相继离职。因此,企业并购不仅要关注交易本身,更要关注并购之后是否可以完美融合并激发并购的协同效应。宝莱特董事长燕金元也强调,“上市公司在并购上要量力而行,因为收购企业不光是给钱,主要还是要输出管理”。
杜绝股价炒作,维护市场秩序。依常理而言,资本的介入有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不过,时下一些资本过分投入,使得这场“演出”愈加浮夸。伴随并购交易,股价炒作、估值虚高等现象纷纷显现,目前市场普遍担心的正是在各种利益的博弈下,上市公司会否头脑发热,造成所并购资产作价虚高,使得这轮并购热浪演变成为上市公司的烧钱游戏。毕竟并购过后的各种成本,最终还是由广大股民来买单。并且应该警惕的是,极具诱惑力的资本市场,或许会让走过了一段盲目扩张弯路的企业,再一次走入歧途。当资本操盘手们在一场盲目的资本狂欢过后,或得意或失意地选择退场,那么,留下的很可能会是一堆难以收拾的“烂摊子”。资本市场的混乱最终也会使身处其中的企业难寻章法,处处碰壁。
企业并购失败案的大比例存在,也折射出并购市场繁荣景象背后的隐忧,企业可能需要更加客观地审视并购市场的发展,也应当将维护市场秩序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并购焦点:关注坐拥资本优势的互联网行业
2013年前11个月,中国互联网行业共发生并购47起,涉及并购金额46亿美元,已超过历史水平,其中百度19亿美元并购91无线尤为引人注目。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行业进入并购时代,是因为:一方面VC/PE手中大量互联网项目亟待退出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的高增长性也备受上市公司等买方的青睐。或许,我们可以从互联网行业并购案例中寻到企业成长的秘籍。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很幸运,抛开其自身的科技技术的优势,它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步完善并趋于成熟发展的阶段,对外的开发,对内的灵活机制,尤其是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更为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基础,同时也使得互联网与资本运作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回顾当下各个互联网公司的创立,从新浪(门户网站代表)到汽车之家(垂直网站代表),均以民间融资开始,更不用说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下的各种手游、APP开发。
同时,互联网也成为了金融投资业的重头戏。根据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2013年TMT行业报告》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TMT行业投资共134起,占私募及创投当季投资总量的52%,其中互联网67起,占TMT行业总量的50%,比2012年第一季度减少了27%;TMT行业投资金额为10.7亿美元,占私募及创投当季投资总额的33%;其中,互联网投资金额为8.88亿美元,占TMT总额的83%,同比上涨173%。无论是投资数量还是金额,互联网无疑成为TMT行业的第一投资重点。
普化永道TMT行业中国主管合伙人范灵思认为:“由于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开始借助科技力量,利用互联网扩大市场份额,所以尽管整体投资环境趋于不利,TMT行业却显示出更强的吸引力,以至于其投资数量占整体私募及创投数量的比例不降反升。”另外,普华永道中国科技行业主管合伙人高建斌认为,“在市场情况总体低迷的形势下,最受投资方青睐的依然是处于扩张期的企业。从投资数量上讲,初创期企业是投资热点,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用户持续增加,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因此,处于初创期的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企业是私募基金创投基金非常关注的领域。”
如果说,从吸纳投资数量和投资额总量的规模上,我们看到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那么深入到资本流动的方式和方向上,我们或许可以嗅到一些互联网的发展动向与趋势。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从技术层面看,确实已经到了一个相对的成熟期,但成熟的同时,也就面临着发展瓶颈。足够优秀的平台和框架已经搭建起来,更深层次的发展必须靠内在的内容软实力,资本入驻(如并购或入股)成为互联网公司扩张业务范围,发展内在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提到互联网的并购,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从并购雅虎中国开始,阿里就一直乐在其中。有消息指出:“2013年上半年的互联网行业里,在并购动作中,阿里巴巴成为收购王。”2013年1月,阿里巴巴收购虾米网,并在随后实现“边听音乐边购物”的服务,淘宝用户登录购物时,便可以直接点击嵌入的虾米音乐,享受更加舒适的购物环境2013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以5.86亿美元价格收购了新浪微博18%的股份,成为新浪微博第二大股东同年4月,阿里巴巴正式签约收购移动应用服务平台友盟,交易价格约为8000万美元,友盟能够带给阿里强大的用户数据分析平台,更好地实现移动电商广告的精准营销2013年5月,阿里巴巴以2.94亿美元购买高德软件28%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成功布局了阿里O2O版图的关键步骤。
仅仅半年时间,我们就可以通过马云的并购和收购案,看到阿里巴巴作为一个B2B出身的互联网公司,向社交媒体、移动位置服务、移动互联网数据、网络音乐的延伸,表面上是一种业务的扩张,实际是阿里巴巴实现平台内在软实力的一种表现,沿着“用户的行为变化和需求”,阿里巴巴渐渐渗透到用户生活的点点滴滴。
事实上,马云在实现提升阿里的内在软实力和渗透用户生活这一目标时,并不仅仅限于对线上产品的扩张,更加通过资本进入到了传统行业。2013年12月9日,阿里巴巴对海尔集团子公司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总额为28.22亿港元的投资。其中,阿里对海尔电器旗下日日顺物流投资18.57亿港元,共同设立合资公司,阿里获得海尔电器2%的股份,以及旗下日日顺9.9%的股权。这一举措,又引起业内的热烈讨论,有人说“传统行业依然价值无限”,也有人说“马云看中的是海尔旗下的日日顺物流公司”。无论怎样,阿里巴巴这一跨界的资本流动行为,带来的不仅仅是线上的业务扩张和平台建设,更多的是线下的平台搭建和实体产品的填充,从而实现了马云“铁三角”的战略(天猫和淘宝是信息流,支付宝是现金流)的物流布局,牢牢掌握了电商的“优质商品”和“毛细血管般的物流链”两大核心。
互联网界还有一家巨擘公司,也在安静地通过资本流动、资源整合实现着其“超级媒体+生活资讯平台”的战略步骤,这就是新浪。新浪的出身是门户网站,近年来随着移动社交的发展,更多的关注被新浪微博吸引而去,而门户业务仿佛被大家“打入冷宫”。然而,这种远离嘈杂的环境,却给新浪门户业务带来了更加简单和纯粹的发展空间——地方站。
从2009年开始,新浪开始大踏步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其地方门户业务,成功实现了新浪品牌在区域的落地和突破,构建起一个开放、合作的社会化网络生活服务平台。新浪地方站的定位,不同于常见的传统区域新闻门户或生活论坛,而是偏生活服务类渠道、偏社区化运作,走SOLOMO路线。从资本角度看,新浪的区域落地,是通过控股合资公司的模式,一方面减轻业务规模扩大带来的资本压力,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保证了“本地化”特色。目前,新浪已经开设25家地方站,关注本地生活信息,服务本地政府、企业,吸纳本地资本,从内容到客户以及商业合作层面都坚持“本地化”策略。从而,一方面将新浪的品牌和影响力渗透到全国各地区(包括三四线城市),另一方面,带来的是将那些被大公司们忽略的“小地方”的大量用户和广告主、“土豪资本家”甚至是“互联网怪才们”纳入新浪囊中。
广义而言,资本是指一切投入再生产过程的有形资本、无形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资本,作为经济基础的核心部分,能够从内在促动一个企业甚至是行业的变革,同时,资本的流动也能够折射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互联网的舞台,从一开始,就与资本流动息息相关,资本流动到哪里,哪里或许就是新的商机与爆点。如果说,中国的互联网正在经历着一轮洗牌,那么每个“大佬”花钱的轨迹,便是他们版图划分的痕迹。
来源:数字营销杂志2014年01期 作者: 于月娥 杨秋晓
(责任编辑:lixue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