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相对于历史的长河来说,就是波澜不惊的一滴水,而对于专注于轨道交通业30年的今创集团董事长俞金坤来说,却是一条漫漫的创业路。30年来,今创集团董事长俞金坤做强轨道交通主业的信念始终没变。作为中国中车的战略伙伴,今创集团与中国中车这张“中国名片”一起,为中国高铁走上国际舞台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6月26日,疑聚着中国中车以及今创集团全体员工辛勤汗水的“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这是中国首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动车组,它的正式运行标志着世界高铁家族中有了“中国标准”,标志着我国铁路成套技术装备特别是高速动车组走到了世界先进行列。
高速动车组这张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片”,是如何炼成的呢?
可以说,中国中车取得的成就本就来自于“工匠精神”。回顾历史可知,中国的高铁起步比较晚。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1983年,法国TGV高速铁路网全线通车;1991年德国高速铁路通车。为了追赶世界高铁的发展速度,中车唐山公司在2005年先后派580名技术人员到德国西门子公司“取经”。学成回国后,这批技术人员也带回了580本学习笔记,详细记录了高铁生产中的所遇到的各个细节和需要攻克的难点。
尤为可贵的是,中国中车所倡导的“工匠精神”是与时俱进的。作为中国中车的子公司,中车唐山公司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到5%。以200亿元的营业收入来计算,其投入的研发费用高达8亿元。
“这8亿元研发费用中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公司与各大学研究院共建的研发项目中”,中车唐山公司科技研发中心部长张雷表示:“我们与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等有合作。通过协同社会资源,公司很多研发项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果。”
“公司围绕科技、管理、操作三方面的创新构建了体制、机制、流程和费用上的系统平台,推动全员创新。”中车唐山公司董事会秘书董敬波向记者举例称,“以科技创新为例,公司有近2000名工程技术人员,创新成果与大家的培训机会和薪酬调整都进行了系统地关联,不断激发大家的创新热情。”
据了解,“一带一路”建设实施的四年间,中国中车主动对接各国各地发展需求,量身定做各具特色的高品质产品,提供优质细致的服务保障,为项目所在国创造就业和税收,完善轨道交通产业链,提升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水平,赢得所在国的尊敬和赞赏,树立了良好的中国高端装备品牌形象。
作为中国中车的战略伙伴,今创集团在中国高铁皮这张“中国名片”中同样立下了汗马之功,在“复兴号”上,大部分的内装产品今创集团均有涉足。而今,今创集团已伴随高铁这张国家“名片”,走向了世界各地。面对取得的成就,董事长俞金坤说:“今创集团现在的成就,既是百米赛道上冲过终点的收获,也是下一个百米赛的起点。”
(责任编辑:bianji_pu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