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共享单车的行业老二ofo开始谋求“转型”,给车辆配备了智能锁,就在网友揭穿电子锁不过是“伪智能”时,新车又被用户吐槽阻力过大,“非常难骑”,骑行体验大不如前。
风波未过,近日,《法治周末》联合第三方舆情监测机构对单车品牌进行了一次网络口碑研究,结果发现,ofo的网络口碑综合表现并不如预期。
在品牌声誉受损度方面,ofo的表现堪称糟糕,接近9000条的负面信息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尤其是对ofo车辆品质吐槽较多,甚至有网友抛出了“城市垃圾”之类的质疑论调。
根据《报告》结果来看,受制于一直难以摆脱低质标签、车辆损坏率高、管理混乱等问题,ofo市场口碑受损不少,行业第一摩拜单车评分42000,ofo小黄车却只斩获了以26573分,差距明显。报告分析认为,ofo综合口碑被远远甩开,与ofo车辆低质造就“城市垃圾”有较大的关系。
众所周知,因为一直秉持着低成本造车、快速扩张的战略,ofo在车辆品质以及科技应用等层面一直落后不少。
类似于家用自行车的简单结构,让ofo小黄车质量相对一般,一些关键部位比如车胎、链条等就十分容易出问题。加之许多ofo单车因为车锁漏洞被免费骑行、人为破坏私享等,ofo的损坏率、丢失率一直居高不下。
另外,据腾讯企鹅智酷此前发布的共享单车数据报告显示,ofo用户上报车辆故障的比例达到39.3%。由于没有GPS定位功能,用户在APP上寻找附近的ofo单车时需要众里寻他千百度,被吐槽:凭运气和巧遇才能找到ofo单车。
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只要稍稍留意,就可以看到破损的ofo躺在路边。要么是轮毂变形,要么是轮胎破了,要么是座椅脱落。这样的车辆,却少有人清理,车身已经积满了灰尘。环卫工人想清理也不敢清理,成为了实实在在无人敢动的“城市垃圾”。
业内人士分析,除了一直忽视技术研发和应用,车辆低质,缺乏智能运维能力如今也已经成为了ofo口碑下滑的主因,并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对于ofo来说,大量的城市垃圾已经不只是影响到其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用户口碑,更多的是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和管理的阻碍,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更不应该忘记自己打造绿色环保城市的初衷。
(责任编辑:bianji_pu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