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贸易投资网

您的位置:中国贸易投资网 >> 企业新闻 >> 正文

国际快餐连锁频出售中国业务,“亚洲轻资产路线”将向何处去?

发布时间:2017-07-19 16:21:59 信息来源: 作者:

近年来,曾经扎堆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连锁快餐品牌纷纷开始走“轻资产”路线。他们通过提升特许经营比重这种运营模式,只保留品牌,而逐步出售门店的经营权,来疏解在亚洲市场的风险和管理负担。如麦当劳CEO伊斯特布鲁克曾在 2015 年表示,到 2018 年年底,麦当劳将会向特许经营商出售 3500 家餐厅,将全球特许经营比例从当时的 81% 提高到 90%。

在中国,我们从麦当劳与肯德基两大快餐业巨头的情况可见一斑。2016年9月,春华资本和蚂蚁金服4.6亿美元战略入股百胜中国,随后的10月,百胜餐饮集团宣布将百胜中国拆分,后者根据特许加盟协议成为拆分后百胜餐饮集团最大的特许加盟商。

无独有偶,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凯雷投资和麦当劳在今年初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该公司将成为麦当劳未来二十年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主特许经营商。新公司将以最高20.8亿美元的总对价收购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

有趣的是,收购肯德基与麦当劳的众多金主之中,鲜见此前有过餐饮领域运营经验的企业,这也不免让人对这些业务的未来前景画上问号。甚至有行业人士认为,被母公司“放手”后的中国肯德基、麦当劳未来可能会在中国走上一条脱离于全球其他国家门店的发展路径。当然也有乐观的观点认为,这种“解绑”有可能将大大解放这些品牌在本地化运营的灵活性。

以目前的进程来看,麦当劳的亚洲轻资产之路似乎并没有肯德基那么顺利。比如和君创业的管理咨询公司已经申请商务部对本次交易进行特许经营及垄断方面的审查,其认为麦当劳滥用其在中国市场的支配地位,收取高昂的特许经营费以获得不正当利益,还违反了中国特许经营的相关法律。此外,服务业雇员国际工会也发出公开警示,其担忧在麦当劳股权出售后的新股权架构下,特许使用费将升高,特许经营商甚至可能将升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一机构还指出,大量新门店开设,也有可能严重影响原有特许经营商的利益。

虽然质疑声颇多,但这丝毫不影响麦当劳与未来主特许加盟商对未来中国市场的宏图大计。据公开消息,通过此次出售,麦当劳已经扭转了全球业绩的账面表现。而未来麦当劳与中信和凯雷将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进一步发展麦当劳的业务。预计未来五年将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开设1500多家新餐厅。2017年全年麦当劳将在中国内地招聘7万名员工,助力提升餐厅体验。

按照这一计划,麦当劳有望依托更加灵活的“特许经营”模式,逐步追赶上肯德基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但其仍将不断面对来自其他方面的挑战。例如,一些专家就对这笔交易的关联后果表示了顾虑。日前,知名法学专家、同济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旭也向商务部反垄断局发信,指出麦当劳在华业务交易的潜在风险。他指出,如果麦当劳等快餐连锁企业在限制最低转售价格方面和串谋操纵劳动者工资待遇上可能存在违反《反垄断法》规定的情况,值得我国反垄断机构和该案当事人予以警惕。

例如,中信收购麦当劳可能会因为快餐连锁店的限制转售价格问题而面临巨大的反垄断违法风险,国有企业中信可能因此而面临违法风险,造成因并购前尽职调查不充分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此外,如果不注意考察麦当劳在串谋操纵劳动者工资上是否有可能被诉并判赔高额罚金的违法风险,作为国有企业的中信同样可能因收购麦当劳而面临巨额的国有资产流失。可见,麦当劳在华大举出售业务的“轻资产”策略,仍然面临较大的争议。

目前,麦当劳收购案正处于商务部的审核当中。而麦当劳也还面对着来自各方的关注和质疑。比如特许经营的比重增大后,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准如何保持,员工福利如何保障,以及对特许经营权及其收益等敏感问题的处理。

虽然如此,这一典型的国际快餐业“亚洲轻资产”的案例,也将为更多的外资连锁品牌在中国的运营提供参考。而麦当劳是否能够通过此次“轻资产”动作赢得转机?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bianji_pub1)

上一篇:霸屏!《我们的少年时代...  下一篇:快乐星解析|不同汉堡包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