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立冬,养藏渐始。
“你们是一个公司,检查还不是按照你们自己公司的那套来吗?”客户有些不屑地问。
“您看这样行不行,你们家比较大,我在三个小时后给你满意的答复,如果三个小时后您还是这个想法的话,你以后可以不用让我来检查,这个是可以的。”王工笑着说。
没等三个小时,一刻钟后,客户就开始刮目相看!“原来你们是这样检查的啊!我误解了。”
“我们是一个公司,但我们是两个部门,他们是工程部,我们是质检部,我们的工作直接对我们的总经理负责。不然公司能走这么远吗?我们走了这么远怎么可能是随便捣倒浆糊呢?所以请放心,您可以跟我走一圈,所有的问题,我讲给您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王工义正严辞。

王工已经陪同星杰走过11年的风风雨雨,对工作严谨不苟,待人却宽厚温和,同事们敬称他“王工”或“王老师”,还有人戏称他为“老法师“。每次的质量检查,工人们既害怕他去又盼着他去,怕的是不合格的地方会直接当场被毁,盼的理由是王工每次都能让他们学到很多,且心服口服。“质量是公司的生命啊,我宁愿在工地上多骂他们,让他们有长进,在生活上不会骂他们。质检的工作一般分三个节点或六个节点,水电、泥木、安装定位,一个好的质检需要在水电验收的阶段预估到泥木阶段会发生的问题,并把问题提前解决,不留隐患。他需要能够有透过一个节点看到全局景象的能力,必须对各个节点结构了解得非常透彻,不然三言两语就会被别人问倒。”
王工爱钻研,小时候也曾是个“搞破坏”的小能手,把家里的钟拆了研究里面的声响,结果没少挨揍。25岁,在他的世界观尚未完全建立的时候,他被当年的公司派到在日本东芝公司的生产流水线学习,当时的两位日本老师对他的影响很大。“他们很敬业很严谨,言必行行必果。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从不说大概。一个工作没有完成好,他们可能已经给自己提了100种为什么,所以我在做工作的时候,就经常会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不用那种等等。”回国后,他和他的团队制造出上海第一台彩色电视机显像管。当年的技术男如今依然秉持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拗,他以他的严谨为无数人带来安心。
厨房的窗户内开还是外开,内开开多大?是否会影响到水槽龙头的位置;
冰箱是单开门还是双开门,如果是双开门,打开的夹角是多少,预留的空间是否足够,是否会影响到后期内部抽屉的拉伸;
用电设备的电线配比,线的粗细,以及控制开关的配比,是否合理?任何情况都要精确到数据,用数据来说话……
这些是王工在之前作为质检员日常工作的一小部分,看似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如今他担任质检部负责人,除了日常工作之外,他主动请缨,小规模循序渐进式地培训公司的施工队长和项目经理,以及培养年轻的后起之秀,为公司输送新鲜血液。“过去的工艺多是靠口口相传,现在不是的,现在对为什么要打这个钉子,为什么打一个而不是两个都要理解明白。我们的工人真的很淳朴,养分是他们给我的,但他们没有去消化,我消化好了要分享给他们。”
王工希望推进的除了培训的工作,还包括施工配置图的落实,即在目前已有的精准放线工艺基础上做进一步结构深化。“这些工作看起来是对客户负责,其实对客户负责就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公司这么多人,杨老板(星杰董事长)未必认得我,但我认识他,我对星杰是有感情的,现在我也快退休了,也想在退休之前做一点对公司后续工作更加有益的事情。”
在星杰的这10个年头里,他从未主动跟公司提过加工资。“不要担心自己吃亏,不要担心自己比别人付出得多,是金子总会发光。我没有给公司丢过脸,我只会努力为它争光。”他的语气诚恳而坚定。但凡王工验收的工地,没有一个客户不认可,为什么?因为他把它当成自家的房子在验收。“你真的要把客户担心的问题解决了,不然他晚上都会睡不着觉。我曾不止一次碰到客户半夜两点给我打电话。我告诉他们不要急,并安排时间现场面对面解答。”执拗如他,换人心安。
10年,上千次节点检查,数以千次地与客户对接,他无数次听到这样的话。“当初选星杰是因为信任星杰,今天我看到了你,我有另外一种考虑,因为有你这样的人在,星杰才会有今天。”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批评者,陈丹青说,中国人大抵是惯于取巧而敷衍的,我自己也是如此,而我所见美国艺术家,一个个憨不可及,做事极度投入、认真、死心眼、有韧性,所谓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是也,同人家比,中国人的大病、通病是做事不踏实,做人不老实,要说踏实老实的憨人,中国不是没有,只是少,例外。
王工无疑正是这少数人中的一员,实实在在做事,踏踏实实地刨根问底,毫无保留地分享利他,不吆功妒忌不炫耀显扬,以一步一脚印实实在在地付出长养功力,更不忘将所得养分毫不保留地传给后来人。一如“冬”的品质,蓄积起春夏秋的能量,养藏以待生命地再次萌动,如此品质,绵绵不绝。
(责任编辑:bianji_pu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