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到2013年,网贷行业的收益率像是坐上了火箭一路飙涨。行业发展至今,不合规P2P平台退出加剧,平台回归本真,平台的利率会越来越反映民间融资成本,具有潮汐效应,以后平台将更多地体现利率浮动机制。
回顾2015年底,与央行指导意见一脉相承,国务院法制办正式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系P2P网贷进入中国以来首份行业监管细则意见稿。监管层明确了P2P信息中介角色,给予其一个清晰的定位:发力普惠金融,让更多的小微企业得到资金需求,盘活实体经济。
2016年10月13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提到,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是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我国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从这些监管层文件可见,其在引导P2P专注于小额贷款业务,与倾向大额资产的银行业务区分开来。事实上,在P2P还未如现在这样火爆时,银行曾被要求放松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限制,然而效果并不理想,能坚持下来且还过得较为滋润的也只有寥寥数家。所以,监管层对于P2P与银行业务的市场分割,也是从某个侧面证明了P2P有存在的合理性。
P2P目标市场定下来之后,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对于小微企业来说,P2P的贷款利率还是太高,这样的生存现况确是不正常。总的来说,真正的普惠金融并不是牺牲多方帮助某一方获得利益,而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行为。P2P要想成为真正的普惠金融,就需要同时保证投资者、小微企业、P2P平台都能满足自身需求。基于这种局面,沪上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深挖资产端,未来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用的资产给予投资人不同的利率,就像最近新推出了企业信用贷产品“多多易”,这是针对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E板、N板)或对应的挂牌企业主要股东、高级管理人员,基于融资方企业信用提供的信用类贷款业务,属于比较特殊的信用类贷款项目,在利率上,它就较以往的产品略微做了调整,该产品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投资人的青睐。
今年3月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监会副主席曹宇表示,目前银监会关于P2P网贷监管制度框架已经基本完成。随着合规要求提升,不合规P2P平台退出加剧,平台回归本真,平台的利率会越来越反映民间融资成本,具有潮汐效应,以后平台将更多地体现利率浮动机制。
(责任编辑:bianji_pu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