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建部公布了2016年度海绵城市试点绩效评价,萍乡市继2015年度在全国第一批16个试点城市中排名第一之后,再次蝉联榜首。
萍乡海绵城市被认为已成功从全国试点迈向全国示范,该市一些原来的内涝区经过改造后,已呈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喜人景象。
自2015年4月被确立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来,该市在市区规划了32.98平方公里的示范区,确立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总体目标。
而作为萍乡海绵城市建设重要的参与者,南京卓远资产管理公司承担了为萍乡海绵城市提供PPP服务的重要职能,用专业服务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根据记者的了解,在萍乡海绵城市的实施过程中,南京卓远主要在项目的收益机制、项目绩效考核和运维费用保证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专业服务。
为了探究这一标杆项目的运行机理和现实意义,为此记者专访了南京卓远项目经理黄飞翔,他详细披露了该项目运行过程中的亮点所在。
另据了解,除了萍乡海绵城市项目之外,南京卓远还参与了岳阳海绵城市PPP项目,该项目是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内的典型项目,南京卓远作为政府方咨询顾问参与本项目识别、准备及采购的全过程,目前该项目在财政部第三批示范项目海绵城市类评比中获得比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记者:能否大致介绍一下萍乡海绵城市项目的基本情况?
黄飞翔:这一项目分为三个标段:万龙湾内涝区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蚂蝗河综合整治及山下内涝区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西门内涝区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
建设内容大致分为五类:一是地块和道路改造项目;二是雨污水管线项目;三是防涝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泵站、行泄通道、水系联通项目;第四类是调蓄设施建设;第五类人工湿地建设。
项目按照PPP模式运作,合作期限10年,其中建设期2年,运营维护期8年。项目资本金为总投资的40%,其中政府方持股45%,社会资本持股55%。由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运营维护和移交前的修复工作。
记者:在项目收益机制方面,南京卓远是怎么设计的?
黄飞翔:我们是从两个因素来构建收益机制。收费对象和收费标准。对于收费对象的确定,是根据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工程类别来确定收费对象。对于收费标准的确定,我们是以单个工程类别涉及的审计机关认定的通过竣工验收的道路工程项目总投资(T)为基数并乘以折现率(i),并且考虑到收费对象的可承受能力,设定了收费系数(K),通过这三个指标来制定收费标准。
海绵城市的收费是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和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共同探讨论证;和拟收费的对象进行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征集群众的观点和看法,在广泛听取和收集各部门、各单位和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后对收费机制再对机制进行完善,这会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但只有经过反复论证的机制,获得各方认可的机制,实施下去才能真正到位,产生效果。
记者:如何构建萍乡海绵城市PPP项目的绩效考核体系?
黄飞翔:主要还是通过履约监管。履约监管主要是建立了绩效机制,并且常规考核结果与项目服务费用的支付挂钩,考核结果越好,社会资本方得到的足额的项目服务费用。
首先在考核方式上,每次检查均以百分制计分,日常巡查及不定期抽查占50%,年度考察(定期)成绩占50%,满分为100分,计算公式为:季度考核评分=(日常巡查及不定期抽查分之和÷检查次数)×50%+季度考核分×50%;连续二次考核不及格,且情节严重的,政府方可终止合同,要求社会资本方提交书面说明并提出解决办法;连续三次考核不及格,政府方有权要求社会资本方更换运营维护承包商或者终止本合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社会资本方承担;
其次在绩效考核指标上,运营期绩效考核指标有资产有效性、财务健康性、系统安全性、社会满意性;资产有效性考核指标有内涝指标、年径流量控制率指标;财务健康性考核指标有合理的财务分析与运营、良好的盈利能力、项目公司负债能力等。
记者:在运营维护费用保障方面做了什么样的考虑?
黄飞翔:我们采用按照“基于可用性的绩效协议”模式,由政府方向社会资本方购买项目资产可用性服务(符合验收标准的项目资产)和运营维护服务(符合绩效要求的养护服务)。
记者: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成绩斐然,你觉得获得佳绩的因素是什么?
黄飞翔:主要得益于南京卓远公司的专业性服务,公司已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是一家专注于城镇化,以提供城镇化问题综合解决方案为己任的专业机构,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公司积极参与城镇化、协助城镇化发展,致力于为城镇化发展中的各方主体,特别是政府、地方投融资企业和产业投资人提供高效、创新、务实的综合解决方案并成功付诸实施。
公司总部位于南京,在上海、深圳、河南、湖北、四川、重庆、宁夏、吉林、辽宁、江西、贵州、湖北、海南、山东、新疆、内蒙等地均设有分子公司,最大程度保障了“第一时间响应、及时迅速应答、最快速度到场”服务原则。公司下设总经办、PPP事业部、管理咨询事业部、研究中心、培训中心、市场拓展部。公司有咨询专家200余人,其中50余人在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已从事10年以上。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的项目实践。
(责任编辑:bianji_pu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