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收出的那根大阳线,令市场普遍认为反弹行情甚至反转行情已经到来。但本周大盘并未沿袭上涨势头,而是在前期低点2132点附近做窄幅震荡。盘中多头表现无力,周一后沪市一直收盘在“钻石底”之下。本次行情的领涨板块水泥、工程机械、煤炭、有色、券商等冲高回落,反弹行情似乎暂告段落。
3.7%大阳线基础不牢
连跌4个月后,沪市在9月7日跳空上行,出现了3.7%大阳线。其诱因有三:一是国家发改委2天内集中批复万亿基建项目;二是管理层号召业内机构维稳;三是隔夜欧美股市出现较大涨幅。
按照发改委官员的说法,万亿投资项目只是正常的规划批复,但被市场过度炒作了。言下之意,这本不是投资者想象的那种意义上的救市。与2008年底的“4万亿”相比,此次投资项目不但在规模上有距离,而且未有中央财政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现在各地方政府已经债务缠身,银行正面临坏账困扰(经济增速放缓1个百分点,坏账比例将上升1个百分点以上。现在银行业放贷规模为60多万亿,1%的坏账率就将吞噬掉一半以上利润),况且这些基建项目的效益又差强人意,那么万亿资金来源自然面临困难。另外,这些项目大部分将耗时4、5年甚至更长,对当前A股来言远水难解近渴。
近几个月来,管理层呵护市场之心日显,但效果有限,其原因在于拖累股市的症结未解。郭主席号召维稳,但业内机构更关心的是业绩。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维稳行情,基本上都是机构借机出逃,结果造成大跌,如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前、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和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之日。
9月6日晚间欧美股市的上涨,缘于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宣布购债计划,9月12日德国宪法法院也如期通过了ESM,但实施该计划对救助国有严格条件限制,况且德国一直持消极态度,该计划将来实施到什么程度还存在很大变数,对挽救欧元危机未必能起到多大作用,反而可能将危机推后。
从以上3点可以看出,这些措施很难支撑起一轮行情。3.7%大阳线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题发挥的结果,以宣泄被压抑数月的市场情绪,并不具有行情标志性意义。相反,却使人联想到曾经夭折的2008年“4·24”行情和“9·19”行情。
政策力度决定大盘方向
近期,管理层动作频频,推出了不少利好措施,例如缓发新股、大增QFII额度、再降证券交易手续费等。但是作用有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投资者会将这些利好理解成“十八大”之前维稳的应急措施。本周,放行洛阳钼业更使市场信心受挫,担忧过会而未发的100多家和等待过会的700多家公司将来冲击市场。而最近高层人士重申“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无疑加重了这种忧虑。
近期,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也不给力,市场期盼已久的降息、降准一再爽约。现在临近三季度末,而且中秋国庆双节即将到来,使得流动性忧虑更加难解,这是大盘无力进一步上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8月经济数据进一步变坏,可以预见一个月后即将开始披露的三季报将比半年报更难看,四季度也许还将延续这种趋势。这是制约多头的又一重要原因。
但目前大盘也难以深跌。一方面,“十八大”将至,管理层应该不会容忍这种情况出现,必要时可能祭出狠招。鉴于中国经济陷入滞胀风险增大,有理由相信政府将推出更有力度的经济刺激措施。9月11日温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暗示,政府有可能再推万亿财政刺激,9月12日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包括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确保准确及时退税等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国八条”,这些措施无疑将提振市场信心。
此外,美联储本周推出QE3,继续执行“扭转操作”,继续把到期的机构债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本金进行再投资,并将联邦基金超低利率保持到2015年年中。受此刺激,道琼斯指数创5年新高,与2007年10月的历史高点仅相差5%,这无疑会刺激A股。但QE3边际效应减弱,而且FED决定每月购买400亿美元额度,未说明总购买规模和执行期限,使其力度打了折扣。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盘向上突破需要更强有力政策的支持,否则,不久将回补2051点向上跳空缺口。
(责任编辑:zhoulin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