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来,中国民企在海外投资并购市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日前,在普华永道推出《全球并购市场新动向——新兴市场投资者的崛起》的报告发布会上,其中国税务部中国企业服务主管合伙人黄佳提出:“在交易数量上,中国民企将引领海外并购市场,尽管国企在交易金额上仍然占主导地位。”
中国民企成为海外并购生力军
自2008年至2012年5年间,新兴市场投资者共向成熟市场投资了约1610亿美元,超过了成熟市场向新兴市场的投资规模(约1510亿美元)。在这次并购热潮中,中国自2009年以来已占据五大新兴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在过去5年中,中国企业掀起海外并购热潮,总投资金额从2008年的103亿美元发展到2012年的652亿美元,5年间增加5倍有余。
对于中国企业,欧洲和北美这两大成熟市场,是最受关注的境外投资目的地,但大洋洲、南美洲、非洲也开始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目的地。普华永道中国海外投资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黄富成表示,许多成熟市场的企业迫切需要来自新兴市场投资者或合作伙伴,以助其打开并深化在新兴市场的业务扩张。“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企业,包括中国民企,通过并购方式快速获取成熟市场中完善的销售渠道、供应链、资源、技术、专业知识、品牌或管理经验。有的还希望借海外并购,从一个立足本土或区域性的企业成长为全球化的企业。”他说。
受政府政策的鼓励,中国民企将以海外投资作为获取技术、专业知识的渠道,并以此作为企业在国内外发展的重要策略。据该报告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民企投资255亿美元于海外并购项目,是2008年交易金额的7倍,在过去5年中增长600%以上。2008年至2012年,中国民企每年单宗交易的平均金额从3630万美元增长至1.78亿美元。
与早年一窝蜂式的境外投资相比,中国民企开始探索更长期的投资模式,而不只注重眼前的投资回报。“中国民企积极引进工业科技和消费品相关业务。”黄佳说。
在2012年的境外并购交易中,中国民企在能源电力领域投资约7亿美元,在消费产品与服务领域是107亿美元,在工业领域是46亿美元,在金融服务领域是54亿美元,在原材料领域是12亿美元,在媒体和娱乐行业是26亿美元。若是按照并购数量来看,2012年在原料领域有和工业领域各是33起,能源电力领域10起,高科技领域28起,消费产品与服务领域17起,金融服务领域10起,媒体和娱乐领域5起。
民企需积极面对并购难题
在过去5年中,通过一系列的海外并购实战,中国民企在选择并购目标和交易执行上积累了大量经验。“近期,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企更加理性对待海外并购,逐步将目光投向长期的投资回报。这是一个健康的发展方向,在未来的一年中,也将看到这种类型的并购加速出现。”黄富成道。
黄佳表示:“并购交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买卖双方战略、经济和商业个性等诸多因素;契合公司整体发展规划的税务筹划能协助企业找到贴合发展需求的投资架构。”
不过也并非没有对策。普华永道的报告认为,许多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对外投资时,要求企业不仅只从项目本身出发,还需结合公司今后的整体发展规划,找到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投资方式。“明确企业整体海外投资战略是海外投资取得成功的关键,企业应该在进行任何海外收购前详细考虑该项目是否符合其整体战略。”黄佳建议。
此外,通过控股架构和融资架构的设计筹划,企业可以规避风险、减少成本。对此,报告建议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提高透明度,增加信任,消除没有根据的期望;考虑在海外并购交易中引入资金实力雄厚的战略性投资伙伴,如私募基金;进行详细、契合个案的尽职调查。买卖双方必须理解交易协商和完成的“正常”时间范围;交易如需特殊前置审批,买家应该尽早告知卖家;尽早让双方的决策者建立关系,以便在交易时间表开始启动时,方便双方的对话沟通。
“并购交割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整个项目的成功,投资后整合管理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为一项成功交割的并购交易并不意味着将为企业带来增值的效应。”黄富成说。
他认为,合并企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整合过程中获益。“因此,要提前规划,更早进行整合计划。在制定合并后的整合计划时,将尽职调查的发现和结果融入整合过程。”黄佳说。
他建议,成立专项团队来协助并处理投后整合工作;“并购完成后最初阶段,快速执行经营策略是至关重要的,但企业往往忽略了投后的税务管理。并购后企业税务策略不能与经营策略相符,往往会延误成功整合的收效,甚至错失优化合并后企业税务状况的良机。”黄富成说,“此外,还要进行额外的文化尽职调查,尽早辨识文化差异,并且寻找克服文化差异的解决。”
(责任编辑:Luc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