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支持我国企业出口和投资1353.2亿美元,同比增长9%;向企业支付赔款2.8亿美元,同比增长24.2%;服务支持小微企业近8万家……这一组组亮丽的数据,体现出了中国信保在抗击疫情特殊时期的作为与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外贸运行受到严峻挑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国信保全面围绕助力“六稳”工作,积极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服务保障作用,全力支持外经贸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上下一盘棋,“硬核”政策齐出台
商务部联合中国信保开展的一项针对7000多家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疫情发生后,约有九成以上企业存在出运和收汇被迫推迟的情况,亟需出口信用保险支持。2月20日,商务部会同中国信保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商务部门与中国信保各营业机构加强协作,引导企业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有效化解出口收汇风险。
政策落地能有多快?2月22日,江苏省商务厅在全国率先与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大对防控疫情和稳定发展相关领域信保支持力度的通知》,要求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帮助江苏受影响的企业纾困解难。2月23日,南京肯葳进出口有限公司便收到了中国信保送来的《赔付通知书》,并在月底前获得了10多万美元的赔款。
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中西部,像南京肯葳这样从政策中获益的外贸企业不在少数。截至目前,中国信保已与全国30余个省级、副省级政府的商务部门联合出台了疫情期间稳外贸政策,越来越多的企业得到政策支持。
点对点服务,驰援企业渡难关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许多企业按下“重启键”,开始大规模复工复产。中国信保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速度,政策精准,服务靠前,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积极响应企业需求,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湖北地区出口企业和重点行业支持力度,帮助各类企业按下复工复产“加速键”。
2月下旬,地处湖北的一家整车制造商由于非洲买方恶意拖欠货款向中国信保提出索赔申请。正值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时期,企业身负加紧生产1800余台防疫车辆的艰巨任务,在积极复工复产、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面临着较大的资金流转压力。面对复杂的贸易背景和相对落后的信用环境,中国信保成立了专门工作组,仅用2个工作日便完成了案件定损核赔工作,向企业支付赔款111万美元,保障企业心无旁骛投身战“疫”。截至目前,中国信保今年已向湖北省企业支付赔款近1200万美元,同比增长8倍多。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许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企业同样面临资金短缺等难题。3月7日,印度尼西亚任抹红狮水泥项目第一台水泥磨成功投产运行,标志着这个投资约3.5亿美元、年产300万吨水泥的大项目开始转入生产阶段。而在一个月前,施工人员无法到岗,建设资金不能到位,项目正遭受疫情带来的巨大影响。了解到企业需求后,中国信保加紧各方协调,快速推动项目进展。2月下旬,中国信保向该项目正式出具海外投资保险保单,并以保险带动融资,联合银行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相关银行快速审批,放款5亿多元人民币,为该项目成功“输血”。
维护供应链,企业生产有保障
疫情期间,年出口额达上亿美元的江苏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信保支持下,保住了一张大额订单。
三年前,江苏甬金与一家俄罗斯买方开始合作。由于支付方式保守,双方始终采取款到发货模式,交易规模有限。疫情期间,买方突然提出放账需求,希望以此扩大双方的合作规模。面对难题,不想失去订单的江苏甬金想到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规避贸易风险。得知情况后,中国信保靠前服务,主动与江苏甬金加强沟通,利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帮助企业转变贸易方式,成功获得订单。
受疫情影响,不少已经拿到订单的外贸企业仍然受到上游供应链中断等问题的困扰。为此,在保障龙头企业恢复生产供应和全球供应链稳定的同时,中国信保坚持上下游全面考量,帮助各类企业保订单、保履约、保市场。
疫情期间,宁波华成美思进出口有限公司同时遭遇了三个海外买方拖欠货款。企业一方面无法从下游买方收回资金,另一方面无力向上游工厂支付定金或尾款。这家主营日用品进出口的中小企业拥有1800多个采购商和12000多家上游工厂,其中不乏小微企业,供应链中任何一个环节“阻塞”都可能影响整个供应链复工复产进度。
复工后,企业在中国信保的帮助下第一时间与上下游各方沟通,重新梳理订单并安排出运计划,全力保订单。中国信保又向企业及时支付了230万美元赔款。“这笔赔款很及时,我们可以马上用来支付给上游企业,帮助他们恢复信心。”企业负责人对此由衷感谢。
下一步,中国信保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外需稳定,支持企业发展,让企业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困难时期,能够走得出、走得稳。
来源:中国网财经 金融街15
(责任编辑:lixue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