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平贸易重创国内多晶硅产业
近几个月以来,美国、欧盟对华光伏组件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让中国光伏企业寝食难安,使得本就遭受产能过剩困扰的国内企业饱受“内忧外患”之苦。面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企业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9月17日,占据中国多晶硅产业80%份额的四家企业,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和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联合向商务部递交申请,要求对欧盟多晶硅实行“双反”调查。
据了解,近年来美国、欧盟等国家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中国大量出口,致使中国多晶硅产业的状况及各项经济指标受到了严重影响。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最新统计显示,在A股上市的7家多晶硅企业中已有3家停产。从全国来看,目前在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下7-8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其余均已关闭生产线,停产率超过80%。“二季度还有两三家多晶硅企业可以满产,但现在满产开工的一个都没有了。”申银万国行业分析师余文俊说。
对于中国多晶硅产业当前的困境,中国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鲁瑾认为,主要是由海外多晶硅的不公平贸易造成的。在欧盟向中国大量倾销的同时,美国和韩国的进口产品也存在倾销行为并接受了大量补贴,这些倾销和补贴进口共同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害。因此,商务部决定对欧盟多晶硅发起双反立案调查与在7月立案的美韩反倾销、美反补贴调查进行合并调查。
欧盟企业高补贴下抢占海外市场
尽管欧洲企业目前并不承认对华多晶硅出口存在倾销行为,但参与调查申请的多家企业表示,事实胜于雄辩,欧盟企业接受政府补贴证据确凿,国内企业已做好相应准备。
此次的申请企业之一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标锦称:“我们已经通过欧盟多晶硅生产企业的年报、公司网站,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文件等渠道,收集到大量证据,充分证明欧盟多晶硅生产企业获得了大量补贴。”
从了解到的情况看,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欧盟多晶硅主要产自德国,小部分是意大利的产品。德国政府的补贴额度相应也几乎是最高的。
据介绍,在德国,投资多晶硅企业可享受名为“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共同任务”的投资赠款。投资者可以获得的最高赠款金额根据其所处的地区及企业规模而不同。在资助金额最高的地区,大型企业所得资助最高可达投资成本的30%,中型企业最高可获得40%,而小型企业最高可获得50%。
“事实上,美国、欧盟等其他国家也都有类似的补贴方式,政府如此高额的补贴,使得其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极高的市场份额。”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
政府支持外还需企业努力
为拯救中国岌岌可危的光伏产业,政府不断在政策上加码,可谓不遗余力。国家电网也于日前宣布,对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且以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屋顶和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提供系统接入方案制定、并网检测、调试等全过程免费服务。但从目前企业大批倒闭的现状看,政策频频出台能否挽救国内光伏业的颓势,尚待时日。
从三季报看,A股上市多晶硅企业第三季度业绩十分惨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光伏发电板块大部分公司净利润下降幅度均在50%以上。由于产品价格、毛利率下滑,三季度99家A股太阳能概念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总额为1306.49亿元,同比减少3.4881%。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额仅为120.6亿元,同比骤减37.6%。
不仅光伏企业,一些早期凭借电力优势开展多晶硅业务的发电公司如今也备受拖累。乐山电力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60.73万元,同比降67.31%。川投能源亦在三季报中称,因为行业不景气,且1-9月均处于停产技改期间,参股的新光硅业公司出现亏损,导致公司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调查是中国政府和企业联合发起的救市行为,就多晶硅企业而言,反倾销立案肯定比不立案好。但根本问题是下游需求不畅,不需要那么多的硅料。”中国硅材料信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白洪强说。
纵观整个中国多晶硅行业,虽然有诸如江苏中能等技术先进的优秀企业,但技术与成本控制能力不足的企业也广泛存在。要想在全球保有竞争力,除了政府的有力支持,依然需要各企业在技术创新、行业自律等方面加大力度。
(责任编辑:zhoulin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