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逐渐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理想目的地。然而,当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在本轮全球经济危机出现下滑时,一些人开始怀疑中国吸引外资的魅力正在下降,而有的西方媒体开始抱怨中国“构建新的长城”限制外资。
最新数据显示,1至8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749.94亿美元,同比下降3.4%。这一数据似乎佐证了外界唱空中国的观点。
然而,在中国内陆省份安徽,却是一副迥然不同的景象。
全球著名卡车制造商纳威司达集团与和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的江淮纳威司达柴油发动机有限公司上月正式成立。该项目投资总额2.8亿美元,是今年以来安徽引进投资总额最大的项目,建成后将年产15万台柴油发动机。
合资公司总经理乔沃斯说,纳威司达充分认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与像江淮汽车这样的优秀伙伴建立合资企业,有利于尽快参与到中国市场中来,在亚太地区实现业务增长。
安徽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安徽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了25.5%,达到53.6亿美元。
尽管今年前8个月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下降,但是仍有一些积极的迹象。来自德国、荷兰和法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分别上升了27.27%,3.3%和14.78%。扣除房地产下降的因素,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5.31%。零售业上涨9.76%。
中国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主要原因是海外投资者很多自己陷入困境,投资能力下降。其次,某些传统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趋向饱和,或是竞争力因成本上升等原因而下滑,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
梅新育说,中国经济减速,外加去年下半年以来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陷入剧烈经济震荡,也影响了一部分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预期。“下降趋势会延续一段时间,但明后年应该会开始反弹,前提是中国经济显示出较强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则认为,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新兴经济体国家成为跨国公司战略布局新热点等因素,导致全球直接投资流向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从国内来看,土地供应趋紧,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使中国吸收外资的竞争优势有所弱化。
联合国贸发会议9日发布的信息称,根据世界投资前景调查,中国继续在投资者外国直接投资理想目的地中位居榜首。而在上一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达创纪录的1240亿美元。
在本月早些时候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中国经济前景受到国际企业界人士和经济学专家的一致看好。
“尽管全球经济形势不是很好,但我对中国的发展有很强的信心。”世界贸易中心协会主席加齐·阿布纳尔说,世界贸易中心协会打算在北京设立一个代表处,以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联系。
中国的投资环境从2005年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对环境保护的曜几撸怨骄赫囊蟾撸庾视呕萦绕涫撬笆沼呕葜鸩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张燕生介绍说,2008年两税合一时,国有企业的实际税负是30%,民营企业是22%,外资企业只有1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外资在中国经济中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外资在中国的企业主要是加工组装基地,与国内企业没有太大冲突。但现在外资更多是内销,与国内企业产生直接竞争。
梅新育认为,中国仍然是理想的投资地,因为它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政治稳定、劳动大军有文化守纪律、国内市场规模巨大、基础设施优良。
“中国的宏观经济稳定性也优于绝大多数国家,这一点在次贷危机以来的几年中表现得很充分,在去年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持续经济震荡中进一步表现。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中国视为投资避风港。”梅新育说。
长远来看,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这使得外界有关“北京正在放缓改革脚步”的担心变得毫无必要。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7月23日的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与以往不同的是,中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正在发生变化。安徽今年前7个月有150多个外资大项目落户,大项目已成当地利用外资主力。
浙江省商务厅表示,浙江近几年加大了“招商选资”的力度,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项目,以及低水平、过剩产能扩张类项目。与此同时,浙江省还加大工作力度,改进审批方式,简化审批手续,优化投资软环境。
(责任编辑:zhoulin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