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企业走出去,不但是一个实践话题,更是一个理论课题。通过长期跟踪企业走出去案例,本文总结和提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十大模式,以期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提供借鉴和指导。
安营扎寨模式
1.模式界定
该模式是指通过在海外建立工厂,实现企业研发、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发展模式。
2.典型案例
该模式的典型代表包括海尔、福耀玻璃、海信、三一重工等。
以海尔为例,海尔先后在美国、欧洲等地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格局。其中,海尔美国的设计、营销、生产中心分别位于洛杉矶、纽约、南卡罗来纳州。海尔欧洲的研发、生产、营销中心分别位于德国纽伦堡、意大利和波兰、法国巴黎。海尔通过设计开发符合当地人需求特点的家电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同时树立了企业的形象,推广了自己的品牌。不足之处在于国外公司的员工多为当地聘用,除存在文化差异外,成本压力也较大。
安营扎寨模式优劣势较明显。优势来看,该模式可以为东道国带来就业机会、增加税收,同时也可为跨国公司规避非关税壁垒、技术壁垒等。劣势来看,该模式对跨国公司的实力要求较高,项目的建设周期长,不确定性较大。因此,拥有较强的垄断力及品牌声誉的企业可以考虑该模式。
农村包围城市模式
1.模式界定
该模式是指注重建立和开发自己的技术体系,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海外收购目标市场明确,即先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后攻克发达国家市场。
2.典型案例
该模式的典型代表包括华为、中兴等。
华为是农村包围城市模式的典型代表,其国际化路径是从俄罗斯起步,然后向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国家进发,在这些“农村”市场建立好根据地以后,再挺进欧美发达国家。2013年华为全球销售额达2390亿元,约65%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
华为的农村包围城市模式,是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较为成功的一种技术导向的模式。不过,由于欧洲和美国的企业一直占有高科技领域的统治地位,所以华为的走出去仍然遇到了一系列的障碍。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又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如何对发达国家政府进行“公关和游说”等事项是华为等企业未来考虑的重点。
借船出海模式
1.模式界定
该模式即通过并购国际知名企业的某个部门,以获得其成熟的品牌、技术、渠道等资源,从而实现企业的国际化。
2.典型案例
该模式的代表包括联想、吉利等企业。
2005年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跨入世界500强行列。此外,联想计划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向全球手机厂商进军。2010年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不但提升了自身的品牌知名度,而且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经过多年整合,目前联想和吉利的经营业绩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借船出海模式并不具有普适性,此类“蛇吞象”并购案对企业要求非常高。首先,必须有充分的资金储备和通畅的融资渠道,以保证从并购开始到并购完成直至整合运营整个过程的资金需要。如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融资过程中一直都有政府支持的影子。其次,并购完成后,企业必须寻找到双方在文化、品牌等方面的平衡点,才能实现较好的融合。
品牌共享模式
1.模式界定
通过合资公司的形式,将自己不知名的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结合起来,从而打开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
2.典型案例
以该模式的早期实践者TCL 为例。2003年,TCL与汤姆逊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简称TTE),其中TCL持股67%。按当年全球彩电销量,TTE成立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厂商。2004年,TCL与阿尔卡特成立合资公司(简称TAMP)。TAMP成立后,TCL手机全球排名将由15位上升为第7位。然而,TCL并购汤姆逊及阿尔卡特并没有实现公司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首先,并购整合的失败;其次,对先进技术和品牌定位的判断失误;最后,对各种整合成本的低估。
采取品牌共享模式的企业多为获得海外的品牌、技术及市场等资源。此种模式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合资伙伴的选择上,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竞争优劣势等因素审慎确定合资伙伴的选择标准。其次,并购前进行全面深入的海外市场调研,对市场需求前景有准确的预判、对合资对象的技术适用性、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做到全方位把握。
海外战略资源获取模式
1.模式界定
该模式是指为了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大型国企寻求海外战略资源的并购。战略性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世界各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走出去获取海外战略能源和资源已成为许多国家的能源战略。
2.典型案例
采取此种模式的多为国有大型企业,比如“三桶油”等。
以中海油为例,自上市以来中海油进行了十余起海外能源并购,其中2013年2月对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的收购,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收购,总成本约194亿美元。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指引下,相信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在石油、天然气、矿石等领域走出去寻找新资源。
出于对战略资源重要性的考虑,海外市场普遍对中国国企的并购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严格审核,这也是造成国企海外能源并购屡屡失利的重要原因。如中国铝业增股力拓、中色集团收购澳大利亚稀土矿业公司等均以失败告终。
国有企业目前是海外战略资源并购的主体,民营企业的活跃度也有所提升,如正和股份、风范股份、亚星化学、海默科技等都积极进行海外能源并购。如果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进行海外战略能源的收购,在有效规避政治壁垒的同时,民营企业可获得资金优势,可谓双赢。
战略股权投资模式
1.模式界定
该模式是指以主权财富基金作为投资主体,采取股权投资等形式进行海外投资。
2.典型案例
2007年我国成立了中投公司,注册资本2000亿美元,成立中投的初衷是为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截至2013年末,中投总资产大约6500亿美元,其中,境外投资总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从中投的全球资产配置来看,既有股票和债券,也包括资源能源、基础设施等长期资产直接投资。
经过7年的磨练,中投在投资方式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已经日臻成熟,2013年中投的海外投资收益率超过8%。不过,中投的长期资金来源机制仍不完善。国外主权财富基金一般都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如使用财政盈余作为法定资金来源的挪威、使用石油收入的中东的科威特和阿布扎比等;中投的投资资金来自于外汇储备,从成立之初至今,共获得国家三轮资金,除注册资本外,获得约490亿美元的国家注资,但迄今为止,中投尚未建立长效的注资机制。
据悉,中投目前正在开展中资企业海外投资与合作情况调查工作,准备研究与国内企业海外合作的方式。这或将成为未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条新途径。
星火燎原模式
1.模式界定
该模式是指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利用在海外的亲戚朋友或其他网络,把中国的一些有竞争力的产品推销到世界各地。
2.典型案例
温州企业是星火燎原模式的开创者。这些企业主要通过与当地温州华侨合作建立“中国商场”等方式实现企业走出去。温州著名的康奈鞋业就是从和华侨合作进入国际市场的。该企业在全球建立的专卖店大部分由当地温州华侨投资。“中国商城”则是星火燎原模式的另一大法宝,通过这种营销战略联盟的方式,实现了温州企业集体走出去。
相较于国有企业,中小民营企业具有产权清晰、决策迅速等特点,更容易抓住走出去的机会。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实力还较弱,所以必须借助外部力量才能更好地走出去。据社科文献出版社《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2014)》显示,目前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数量接近400万,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可以借鉴温州模式,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力量抱团出海。
借鸡生蛋模式
1.模式界定
海外上市是中资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企业通过海外上市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为企业走向国际打下坚实基础。
2.典型案例
2013年我国共有66家企业海外上市,融资额合计190.13亿美元,主要分布于香港主板、纽约证券交易所、NASDAQ、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伦敦AIM五个市场,包括光大银行H股、中国信达、中国银河、中石化炼化工程、辉山乳业、徽商银行、58同城、去哪儿网等企业。
在大批企业积极筹备海外上市的同时,也有部分企业选择退市。海外上市对企业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希望通过海外上市实现走出去的企业来说,在练好内功的同时,还必须与投资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并且选择好上市的时机。
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模式
1.模式界定
通过在海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建立研发中心,或者通过合资、参股等形式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和人才。
2.典型案例
除了华为、海尔等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考虑全球研发布局。如2014年,唯品会在美国硅谷成立了首家海外研发中心,其研发团队主要来自中国和美国硅谷的顶尖科技人才。
海外研发中心可以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一流的科技人才,除各类企业纷纷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外,我国的江苏、浙江等省份也都在积极探索建立海外研发机构,支持企业走出去。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模式
1.模式界定
对外承包工程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模式,主要是到海外市场去承揽工程。这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的资金优势和劳动力优势。
对外劳务合作模式是企业利用中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来组织劳务出口。该模式与对外承包工程模式联系密切,2013年我国承包工程项下的派出人员约占对外劳务合作派出人员的51.4%。
2.典型案例
我国目前已有一批在国际上能排上名的中国跨国承包公司,其中入选 2013年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的企业有55家,包括中交集团、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
国际市场上,各国为应对危机采取了各种刺激经济的措施包括改善公共基础设施等,这些工程将为对外承包业务提供市场机会;我国政府也在财税、信贷等政策层面对这些企业给予支持。
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也存在不利因素,比如政治安全风险、同类企业竞争加剧等市场风险。企业应该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做好风险应对;在做好自身业务的同时,企业应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而赢得尊重和支持。
企业走出去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的系统工程。走出去路径也呈现出多样性,从绿地投资、跨国并购到海外上市,从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到战略布局。通过对走出去案例的长期跟踪,我们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的十大模式,这些模式是对大量企业实践的总结,模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每种模式都有成功的典范,关键在于对模式的选择上,企业必须结合自身所处的产业特性、企业特点、国际环境、国内环境进行综合考虑,斟酌定夺。
(责任编辑:lixue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