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贸易投资网

您的位置:中国贸易投资网 >> 投资指南 >> 正文

【干货推荐】2014年第三季度全球及区域风险评估

发布时间:2014-12-02 16:29:11 信息来源:走出去服务港 作者:

  投资是对于风险管理的艺术。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无论是做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的投资,了解并管控好风险尤为重要。为了便于中资企业走出去,帮助全球客户了解当今世界及区域政治经风险,做好风险管理,由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与本报联合推出《工研上证——全球及区域风险观察》研究报告。该报告定期发布,用量化分级的方法对全球及区域政治、经济、综合风险进行预警评估,为读者提供连续可跟踪观察的风险管理信息。今日发布首份报告《2014年第三季度全球及区域风险评估》,供业界参考。

  2014年第三季度,全球政治局势和经济复苏态势出现分化,在乌克兰危机、ISIS恐怖主义和苏格兰公投的共同影响下,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明显上升;而受到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力度小幅趋强和新兴市场经济下滑态势缓解的综合影响,全球经济风险有所下降。本报告将从全球、美洲、欧洲、亚洲和中东非洲区域五个维度定量分析全球区域风险的季度变化。

  全球:政经风险此消彼长

  2014年第三季度,全球地缘政治动荡较上半年更趋频繁和剧烈,乌克兰危机深度演化,俄罗斯和欧美的大国博弈不断升级;ISIS恐怖主义组织攻城拔寨、气焰嚣张,给全球安全带来重大威胁;苏格兰公投跌宕起伏,分裂情绪在欧洲悄然上升。

  经测算,全球政治风险指数从第二季度的5.1上升至5.35。受美欧经济复苏力度有所增强和新兴市场经济下滑势头得以缓解的综合影响,全球经济风险指数从第二季度的5.88下降至5.3。在政治风险向上、经济风险向下的结构分化过程中,2014年第三季度全球综合风险指数从5.43微降至5.33,依旧处于(4,6)的黄色关注区域,绝对值虽略有下降,但风险居高不下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转变。

  从区域结构看,欧洲综合风险指数持平于6.1,美洲、亚洲和中东非洲的综合风险指数分别从第二季度的4.5、4.4和6.7降至4.4、4.2和6.6。展望未来,地缘政治动荡始终是今年的主题,全球政治局势依旧存在突然恶化的可能;全球经济复苏力度渐强的趋势有望延续,但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风险悄然上升。总之,未来全球综合风险指数可能将继续维持在黄色关注区域,不能放松警惕。

  美洲: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不大

  2014年第三季度,美洲政治、经济大环境变化不大,区域风险震荡微降,经测算,美洲区域风险指数为4.4,较第二季度的4.5小幅下降了0.1,停留在(4,6)的黄色关注区域。不仅整体指数基本持平,分项指数的波动也较小,一方面,由于美国继续受到乌克兰危机和ISIS恐怖主义的深度影响,且阿根廷局势趋向紧张,第二季度美洲政治风险指数从4.7微升至4.8;另一方面,由于美国经济延续了第二季度超跌反弹的强势,且巴西和阿根廷的经济金融状况略有改善,第二季度美洲经济风险指数从4.1降至3.9。

  从结构看,2014年第三季度,作为美洲区域唯一的核心国家,美国政治动荡、经济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综合风险指数维持在4.2。而作为美洲区域的重要国家,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综合风险指数继续维持在3.2和4.4;巴西政治和经济形势在世界杯结束后趋向稳定,综合风险指数从第二季度的5降至4;阿根廷经济基本面略有改善,但债务风险却持续继续,此消彼长之后综合风险指数从6.8升至7.6。值得强调的是,从综合风险指数的绝对水平看,加拿大依旧是美洲最稳定的主要国家,巴西和美国次之,阿根廷是整个美洲区域最大的风险点。

  从政治风险看,2014年第三季度,美国继续在乌克兰危机中与俄罗斯进行大国博弈,而ISIS恐怖主义组织发布斩首美国记者的视频激怒了美国民众,奥巴马政府由此加大了对ISIS的打击力度,由于第三季度暂无超预期的紧张情况出现,美国政治风险指数依旧维持在第二季度的5。

  世界杯结束后,巴西社会稳定有所改善,政治风险指数从第二季度的5降至4。阿根廷违约风险激化,第三季度主权CDS息差大幅飙升51.2%至2663.16,债务危机一触即发。此外,加拿大和墨西哥并未发生值得瞩目的重大事件,也没有卷入地缘政治动荡之中,所以其政治风险指数保持不变,但墨西哥主权债务风险从绝对低位快速上升值得关注。

  从经济风险看,2014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风险指数依旧维持在第二季度的3,实体经济基本确定走出了第一季度反常负增长的阴影,在消费主引擎较为强劲的背景下,总需求增加刺激了工业生产的持续性恢复;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经济复苏尚有隐忧,增长力度并未超预期,微观企业的整体状况改善还较为有限,且在美联储加息预期渐强的影响下,美元汇率明显走强,加大了复苏的不确定性。

  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经济风险指数均未发生变化,都维持在5,两国微观企业的复苏均未取得明显进展,汇率波动风险也在悄然加大。巴西和阿根廷的经济风险指数均较第二季度小幅下降,巴西从5降至4,阿根廷从8降至7。不过值得强调的是,阿根廷的风险指数下降一定程度上归因于数据可得性的下降,在债务风险计划、汇率波动加大的背景下,第三季度阿根廷的实际经济风险状况可能要劣于数据显示的水平。

  展望未来,美洲区域风险绝对水平可能将在4.5左右震荡,短期内改善空间不大,甚至存在突然上升的可能。年内美洲区域的危险主要集中在美国和阿根廷。

  欧洲:政治风险明显上升

  2014年第三季度,经测算,欧洲区域风险指数维持在第二季度的6.1,依旧处于(6,8)的蓝色较高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欧洲区域风险指数未发生变化,但分项指数却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大幅波动:第三季度,受乌克兰危机持续演化、苏格兰公投引发社会动荡的影响,欧洲政治风险指数从第二季度的5.5跃升至6;而受经济复苏态势相对好转和企业状况改善的影响,欧洲经济风险指数则从第二季度的7降至6.3。

  从结构看,2014年第三季度,整个欧洲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两个核心国表现差异较大,德国综合风险指数从4.6降至3.8;俄罗斯综合风险指数则从8小幅升至8.2。几个重要国家也都涨跌互现,意大利、英国和乌克兰的综合风险指数分别从第二季度的4.8、5和8.8上升至6.2、5.6和9.2,法国综合风险指数从4.6降至4.2。从综合风险指数的绝对水平看,德国是欧洲的稳定核心,政治和经济稳定性最高,其次是法国,随后是意大利和英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稳定性相对最差。

  从政治风险看,乌克兰危机和苏格兰公投是第三季度导致欧洲局势动荡加剧的两大核心事件。作为危机直接发生地,乌克兰在分裂后军事冲突不断,并处在美欧和俄罗斯大国博弈的风口浪尖,社会混乱加剧,主权债务风险飙升,其政治风险指数始终牢牢固定在最高值10。

  作为区域核心国家,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始终保持着强硬姿态,尽管普京政府在国内的民众支持度不断上升,但在国际社会和美欧的政治矛盾不断深化,受到的各种制裁也不断加码,第三季度主权CDS息差也上升了30.64%,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导致俄罗斯政治风险指数从第二季度的8升至9,接近10的极值。

  作为另一个区域核心国家,德国发挥着区域稳定器的重要作用,政治风险指数继续处于3的绝对低位。作为区域重要国家,法国政治风险指数维持在3,意大利政治风险指数从4微升至5;而受苏格兰公投的影响,英国虽然最终并未走向分裂,但国家内部矛盾有所激化,社会稳定性明显下降,政治风险指数从5升至6。

  从经济风险看,2014年第三季度,欧洲经济在第二季度意外大幅走弱的基础上呈现出初步企稳和温和反弹的态势,区域整体经济风险指数从7降至6.3。从国别看,差异性复苏依旧是欧洲经济的主题。作为核心国家,德国企业状况明显改善,经济风险指数从第二季度的7降至6;俄罗斯制造业PMI意外触底反弹,引致经济风险指数从第二季度的8微降至7。

  展望未来,乌克兰危机不会立刻结束,且时刻有演化为大规模局部战争的可能,苏格兰公投虽未引致英国分裂,但欧洲一体化的氛围已受到不利影响,欧洲政治稳定性始终令人担忧。而欧洲经济虽然暂时走出了衰退的阴影,但复苏动力还是非常羸弱,欧元兑美元的贬值态势可能还将延续下去,市场对欧洲金融稳定的信心将由此进一步削弱。鉴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未来演化均不容乐观,欧洲综合风险指数短期内难以快速下降并脱离蓝色较高区域,甚至存在突然上行的可能。

  亚洲:政治经济风险双降

  2014年第三季度,经测算亚洲区域风险指数为4.2,较第二季度下降0.2,仍处于(4,6)的黄色关注区域。其中,亚洲政治风险指数从第二季度的3.7升至3.8,亚洲经济风险指数从第二季度的5.3下降至4.8,虽然区域经济风险指数下降而政治风险指数有所上升,但经济风险指数绝对值仍高于政治风险指数。

  从结构看,2014年第三季度,印度政治形势日趋稳定,经济方面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未来十年发展计划,前景乐观,印度综合风险指数由此从第二季度的5下降至4;另外,日本的政治风险指数由2上升至3,但经济风险指数由5下降至3,推动综合风险由3.4降至3。

  作为亚洲区域的重要国家,韩国综合风险指数由5.2大幅下降至4;印度尼西亚2014年大选中,维多多以53.15%得票率战胜苏哈托女婿普拉博沃,当选印尼新任总统,政治风险保持在5的高位,但是经济风险从6升至7,推动综合风险指数走高至5.8;澳大利亚综合风险由3.2升至4.2。

  从政治风险看,2014年第三季度,印度选民和外国投资者都对印度新总理莫迪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中印关系有所缓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印度的政治风险。因乌克兰当前动荡局面,日本决定对俄罗斯继续加强制裁,致使日俄关系进一步僵化,日本政治风险指数小幅上升到3。继7 月17日废除碳税法案后,澳大利亚参议院9月2 日投票通过废除“矿产资源租赁税”的草案,政治动荡推动澳大利亚第三季度政治风险指数从2小幅上升至3。

  从经济风险看,2014年第三季度,印度、日本和韩国等亚洲主要国家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推动亚洲经济风险指数由5.3降至4.8,但仍处于相对高位。日本经济风险指数由5降至3,主要原因是日元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推动了日本出口增速反弹,东京股市日经股指9月19日升至近7年来的最高价位,企业设备投资增长,倒闭企业减少,就业形势改善,职工收入增加。

  印度经济风险指数由5下降至4,主要原因是在印度总理莫迪上台之后,印度国内出现了乐观情绪,经济恢复增长,9月初公布的印度第一季度GDP增速达到5.7%,为2012年初以来最高值,连续两年持平的工业增长率也出现猛增,制造业PMI不断提升,而长期的通胀压力也有所缓解,股市开始大幅上涨。韩国经济风险指数由7大幅下降至4,主要原因是韩国政府从财政、楼市、股市、汇市和货币政策等方面采取全面宽松政策,刺激韩国经济加速增长。第三季度,印尼和澳大利亚的经济风险均出现小幅上升趋势:受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拖累,印尼经济增长率继续下滑;而由于澳元走强、商品价格疲软,澳大利亚第二季度经济扩张速度放缓,GDP环比增长仅为0.5%。

  展望未来,亚洲区域风险绝对水平已经降至4.8,未来仍将可能保持在4-6的较高水平。政治方面,中国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仍居高不下,中日关系、中越关系和南海局势均可能出现恶化,不确定性仍旧较高;经济方面,韩国、印度、印尼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仍面临着资本外流、通胀水平较高和增长乏力的困境。

  中东非洲:政治风险持平,经济风险向上

  2014年第三季度,中东非洲区域风险小幅下降,经测算中东非洲区域风险指数为6.6,较2014年第二季度下降0.1,仍然处于(6,8)的蓝色较高区域。其中,该区域政治风险指数从第二季度的6.5升至6.8,经济风险指数从第二季度的7.1下降至6.2。

  从结构看,2014年第三季度,作为中东非洲区域核心国家之一的伊朗在政治风险方面小幅下降,经济风险保持不变,综合风险指数降为7;另外一个核心国家南非的政治风险保持稳定,但是其经济风险从8降至6,助推其综合风险从第二季度的5.6下降至4.8。

  作为中东非洲区域的重要国家,埃及政治风险下降助推其综合风险小幅降至6,沙特经济风险大幅下降致使其综合风险由5降至3.8,叙利亚的政治风险有所上升,推动综合风险指数从9上升至9.6。由于近期伊拉克局势再起波澜,我们将伊拉克作为特殊国家列入了中东非洲区域风险的测算范围内,伊拉克乱局致使其综合风险由7上升至8.2。

  从政治风险看,2014年以来,地缘政治动荡加剧,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渐成抬头之势,其中,ISIS的各种暴行格外引人注目,并招致国际社会最严厉的广泛谴责。8月中旬,鉴于ISIS的暴行严重威胁中东安全乃至全球安全,联合国把伊拉克人道主义危机提升为“第三级”,这是联合国在应对类似危机的最高级别。

  8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授权美军在伊拉克进行定向空袭,当日美军空袭了伊拉克埃尔比勒地区的ISIS炮兵阵地。伊拉克面临内战风险,推动伊拉克政治风险指数由7.6升至8。埃及政治风险指数从第二季度的7小幅降至6,主要原因是埃及新总统当选稳定了埃及政治乱局,能给转型中的埃及带来走出困境的希望。

  从经济风险看,2014年第三季度,伊朗、叙利亚和伊拉克未发生变化,南非和沙特出现大幅下降,埃及则小幅上升至6。其中,南非经济风险从第二季度的8大幅下降至6,主要原因是南非矿工罢工结束,推动经济开始恢复正常运转,汇率有所稳定,企业评级上调数量有所增加。

  展望未来,中东地缘政治风险仍将居高不下,尽管伊朗核危机和叙利亚化学武器危机风险有所缓解,埃及大选也已经尘埃落定,但是上述三大风险从长期看仍存在一定威胁。更加值得担忧的是ISIS正在开启恐怖主义新模式,其组织力度、打击能力和攻击范围可能都将超出市场预期:如果ISIS攻入伊拉克南部,原油市场将受到明显冲击;如果ISIS对欧美本土发动“911”式恐怖主义袭击,国际金融市场将波动加剧,甚至突发危机;如果ISIS引致中东地区的宗教混战,全球能源安全和经济复苏都将受到持续的负面影响。

  来源:上海证券报

  策划:樊志刚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资深专家;邹民生上海证券报首席编辑

  执笔:程实 宋玮

(责任编辑:lixuezhen)

上一篇:干货 | 福费廷收益权  下一篇:WTO起死回生:《贸易便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