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贸易投资网

您的位置:中国贸易投资网 >> 投资环境 >> 正文

从"市值管理"说说并购重组那些事儿

发布时间:2015-01-04 14:14:23 信息来源:雪球 作者:曲记

  并购重组为何如此盛行?

  我们先看一个典型的案例。

  停牌七周之后,9月11日,泰亚股份(002517.SZ)收购欢瑞世纪宣告失败。重组失败后,泰亚股份反而连续四个涨停,市场称之为“妖股”。

  主营为运动鞋鞋底的泰亚股份,近年来经营利润一直在下滑。7月中旬公布的重组预案中,泰亚股份以全部资产和负债约7亿元,拟置换估值27.38亿元的欢瑞世纪。

  后者是一家影视传媒公司,在2012年初积极备战上市,却在当年遭遇IPO暂停。

  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正在盛行的并购重组潮的缩影。这股潮流,始自去年,盛行于2014年,在2015年仍将持续。

  从泰亚股份的案例可以看出,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是并购重组井喷的原因。

  就供给端而言,IPO堰塞导致并购重组盛行。

  IPO发行进度相对以往开始变得缓慢,大量企业没有耐心去等待数年上市,开始寻找借壳机会。

  2012年11月2日,浙江世宝(002703.SZ)上市后,IPO暂停。2013年12月30日,新宝股份(002705.SZ)等获证监会的发行批文,IPO重启。

  其间相隔一年有余。截至2013年12月26日时,排队IPO的企业达到755家。证监会完成700余家企业的审核工作,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而以往,一家企业申报上市的整个过程,可以在9个月内就完成。

  截至2014年10月底,新股上市已通过的公司达64家。这是监管层有意在放缓,历史数据显示,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别是347家、277家和149家,2013年暂停。

  一二级市场间的利益存在博弈,监管层在试图平衡。每当新股上市,A股资金分流效应明显,二级市场便应声下跌,对于此前一直徘徊在2000点左右、号称全球最熊的A股来说是不堪重负。

  随着今年的爆炒,A股15亿市值以下的上市公司基本被消灭。资本市场里一些风格激进的大私募,潜伏到小市值上市公司,成为排名前列的股东,再向这些上市公司推荐重组标的,最终达到拉升股价的目的。

  在需求端,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需要。

  目前创业报的平均市盈率高达68倍,但大量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长并不足以支撑如此高的预期,他们开始寻找外部的高增长、高利润率的未上市公司来填充利润,于是出现诸多传统制造业上市公司频频并购手游公司,股价一飞冲天。

  体量较大的、估值超过30亿以上的未上市公司多寻求借壳上市的机会,而体量相对较小的未上市公司,则与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二者估值和股价翻番。

  在本轮并购重组潮中,也不乏一些上市公司并购上下游企业,有产业链整合的痕迹,但不是主流。

  此外,在证监会的架构中,并购重组和新股发行分属不同部门的管理,并购重组的审批难度低于新股发行。2014年10月27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对不构成借壳上市的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行为,取消审批。

  在上市困难、退市不易的资本市场里面,资本性套利的空间始终存在。企业一旦上市,便获得了巨额的资本和产业资源,而当业绩低迷和经营不善时,通过卖壳又可以赚得盆满钵满。曲记听说,目前A股的壳资源在3-5亿元左右。

  据悉,随着《证券法》的修订,注册制有望在2015年出细则政策,但实质性并不会很快推进。退市制度同样如此,上市公司的利益纠葛过于复杂,依然很难落地。

  万福生科(300268.SZ)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因财务造假、欺诈投资者,在2012年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12年和2013年连续巨额亏损。曲记正在拭目以待它会不会因为连续三年亏损而直接退市呢,就发现万福生科在2014年12月11日更换了实际控制人之后,因有重组预期,又连续涨停。

  市值管理风声紧了

  目前,监管层已开始关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的内幕交易风险,尤其是并购和定增过程中的。

  据悉,可疑账户的排查范围很广,“每一个重组都会查”,尤其是上市公司公告前股价异动的帐户。

  监管层的稽查手段与时俱进。在大数据的监控下,举报信息、稽查进度、交易所数据、舆情动向等在同一个系统内相互勾稽、时时联动。

  以前主要靠内部举报才能发现的内幕交易,在大数据时代无所遁形。以并购重组前的股票异动为例,调查成为常态,监管层通过大数据找到若干可疑账户,一个个排查前面六个月的交易记录,以及有可能监听电话、查阅信息往来。

  并购重组中的内幕交易案,大家可以百度一下“王文芳”和“德赛电池”,大意就是申万研究所的高管王文芳,把德赛电池正在重组的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大学同学,后者狂买入,当时申万研究所是财务顾问。

  不过曲记觉得,并购重组的利益链条实在太长了,知道的人不在少数,要证明从事内幕交易的帐户和实际知情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呢。

  蛇吞象,以小吃大,当心消化不良哟。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华泰联合证券总裁刘晓丹今年9月份的一个演讲,非常非常深刻(注:原文过长,略删节)。

  去年到现在并购市场太火,以至于我们这个在并购市场坚守了十来年的团队都觉得不太适应。我们在解读时,需要首先搞清楚原因所在,接下来才会去想这样的驱动力在未来的市场会不会存在,当这一波热潮过去后会怎么样?

  很多人说,是因为IPO的暂停才导致这波并购热潮的兴起,其实我始终认为,这个话有些偏颇。IPO属于资本市场基础资源配置的制度,另外还有一个是退市制度,中间的并购重组则是属于更高层面的一个资源配置制度。

  事实上,过去中国资本市场的各种怪现象,大多数是因为国内的入口(IPO)和出口(退市)制度出了毛病。这一次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其实给国内各方的压力很大,大家都在反思为什么阿里会在美国上市,没有在国内的A股上市?这个问题是跟我们的法律体系有关,确实不是单纯靠证券监管部门一家就能解决的,有赖于《证券法》等相关法律体系的修改。

  目前A股是严格的入口核准制度,基本就是限购,今年上100家企业。事实上,监管机构也不想限购,但是一直有个悖论,就是新股发行多了市场就跌,被指数绑架了,所以顾及大盘指数不得不限购。

  入口制度的严格管制下导致了借壳上市的活跃。借壳上市完全是由于“正门不通”而走的“偏门”。据说现在把香港的“壳”都炒贵了,香港的“壳”都炒成三、四亿港币了,国内的“壳”就更不用说,十五亿市值以下的公司就已消灭了。所以才出现了怪现象,按理说重组失败股票应该跌,结果开盘出来几个涨停板;还有大股东要减持时股票却涨,因为市场觉得你会有重组。从这个角度上讲,借壳的活跃与IPO淤堵确有关系。

  然而,借壳上市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并购活动,只是一种资产证券化的行为。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国100年并购的浪潮跟此也不是一个语境。真正的并购是指围绕公司的战略,可能是沿着产业链的上、下游走,也可能是产业转型,国内称之为产业并购,而不是由大股东主导的资产证券化的活动。这种基于产业发展逻辑的并购才是国际主流的并购,而这样的并购活动在国内才刚刚开启。

  以前我们所说的并购,多指借壳上市和大股东注资,如国企的整体上市,这类特殊的交易活动其实是和IPO的管制有关系的,同时也与我们的退市机制不畅有关。国内A股市场退市的只是寥寥可数的几家。所以,退市退不出去反过来导致上市制度的扭曲,就是公司一旦上市,不光可以获得产业发展的平台,万一产业不行了,把壳卖了又是几十个亿进账。也就是说,这个市场给了大家太多资本性套利的机会,导致了整个制度扭曲,因此,借壳上市的游戏玩得很火,还会玩下去,因为借壳上市还是把相当多的一批优秀企业带到了资本市场,但不会是未来企业上市的主流,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其实国外也有借壳上市,就是所谓的反向购买,但是成本没有国内这么高。

  另外一类并购近几年蓬勃兴起,就是上市公司围绕自己的主业,去做大做强,或并购上下游,或做转型的收购。这一类并购背后支撑的是产业的逻辑,是产业走到一个阶段必要的整合,或横向,或纵向,或是相关多元化。要做这种整合就要依托资本市场,因为它既可以估值定价,又有融资的便利,因此这是各个行业、产业演进到一定阶段必然的逻辑,在A股上市公司尤为明显,公司上市了总要成长。

  原来20-30年中国企业习惯的成长是内生增长,因为整个经济体在增长,做一个新增项目,不断地扩产能就能挣钱,当国家过了经济最快速成长的阶段,并且面临产业转型,同时又面临技术变革等冲击,行业的内生增长遇到了挑战。很多上市公司聚焦一个很细的行业,哪怕是做到细分行业的冠军,也可能是亏损的,这种情况在上市公司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外延式扩张加长加粗产业链或者转型进入新行业。同样,对于一些快速增长的新兴行业很言,也需要通过快速的外延式扩张来应对竞争的压力。

  当前市场环境下,有很多人特别不忿,银行或者有的制造业的利润很好,为什么就给10倍、或者净资产的价格?因为,资本市场永远是买预期,有些行业的预期增长没有了,虽然利润稳定、也很好,但估值提不上来。这几年许多投资者持有一些大银行股票等着分红,可能有时候比银行的理财产品的收益还高一些。但是A股市场有其特有的游戏规则,大家经常会发现在游戏板块、影视行业等热门行业会出现“市梦率”,PE高达100倍,这样的公司会在这个市场里存在,是因为它讲了很未来的故事。很多人问这故事背后的泡沫会不会破,我觉得肯定会破,只是破不破在你的手里,最后一棒是不是你接而已。从我们投行的角度,这个结果几乎是可以看到的。

  站在这个角度上,这波并购很大程度是因为上市公司有成长的压力,而内生增长又遇到了瓶颈,所以只能寻求外延的成长。世界500强基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很多人说,并购不是万能的,很多企业都倒在了并购的路上,50%甚至更高的比例,但是如今剩者为王,500强没有一家不是并购的产物,所以就决定了你不得不去做并购,虽然有很高的风险,你需要有很高的能力去操盘这个收购,很多企业事实上就面临着这样的局面。

  这一波的并购,排除借壳上市,所谓的向第三方的并购,他们基于内生成长或者转型的压力,选择走上了外延的扩张,是有着内在的驱动力。所以不全是IPO暂停导致的。

  很多人会说,IPO开了,并购就不火了!这要从不同的并购类型来看,恰恰是IPO市场化了、注册制实行了,企业上市没那么难的时候,此类产业并购才是真正迎来良性发展的机会。也有人会说,现在标的公司愿意卖给你是因为看你在IPO排队排得太长了,憋不住了,我就卖给你算了。这是驱动的一个外在因素,但不是最本质原因。

  在A股一直存在少数股权和控制权价格倒挂的现象,逻辑是有问题的。我们卖少数股权的价格(讲IPO,卖10%或15%的股权)远高于卖控股权的价格(产业并购),除非象现在这样价格管制。这是个悖论!在成熟市场,卖控股权的价格往往是存在溢价的,而从美国统计的实践来看,控制权和少数股权价格很多时候也相差不多。

  如果说我IPO卖少数股权远远高于并购的价格,为什么不去IPO呢,而且IPO之后还能获得壳资源,所以公司动力太大了,没理由卖给产业整合者,你来做老大,我做老二?以前有人说中国有着“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文化,但这个也不绝对,这几年来这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如果我能够捆绑在一个大战车上活得很好,其实做老二也不错,甚至我可以退出。

  这两年企业家也都很疲惫,不少都有退出的想法,让自己手里握一大笔的现金也好。如当年在家电连锁行业的大并购中,今天看来,那些在最好的时候把自己企业卖掉的人可能是最幸福的,有些企业留到现在恐怕连卖的价值也没有。所以在恰当的时候能把企业卖个合适的价格依然也是很好的选择,最不好的选择是你把企业怄死了,卖也卖不出去,发展也发展不起来。

  但是如果IPO依然是这样畸形,造成了很多企业想去赌,赌成了大不了把壳卖了,我们现在有多少上市公司上了以后非常难受,尤其现在创业板不能卖壳,其实那些公司没有成长性,二三十亿市值的,所以很多人现在不想上创业板,想上中小板,在中小板大不了还可以卖壳。就是这样畸形的利益,导致大家不愿意选择依据产业的逻辑选择自己的未来,即使未来产业没有成长的故事可讲,也要独立去做一个上市公司。

  恰恰是IPO的暂停催生了借壳的浪潮,而不是说催生了产业并购的浪潮,这个是误读,恰恰是IPO的畸形,导致了产业并购做起来的依然举步维艰,尤其在价格谈判上。

  从资本市场真正回归到本源来看,如果能够把IPO和退市制度修订好,其实并购市场自然就会理性很多。很多时候把并购夹在中间,老觉得并购当中的问题要针对并购本身来解决,这基本上属于头痛治脚,脚痛治头,而资本市场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的IPO发行体制改革这么多年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每每都在最后一口气噎住了,09年那次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已经快接近成功,大量的公司股票破发,新股询价也凑不够20家开始出现发行失败的情况,但每每这时,往往也是市场最低迷的时候,这时候,无数的人就开始呼吁必须停发才能救市,但实际上不经过一轮熊市洗礼和教育,是无法完成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的。于是被股票指数绑架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就周而复始重复同样的故事。

  叫注册制也罢,核准制也罢,若真能实现市场化的发行,再辅以严格的退市制度,则A股并购的市场将迎来真正的春天,甚至你会看到象国际市场那样更多的是两个上市公司之间的合并。

  所以这是我常讲的这一波驱动产业并购的最本质的逻辑是经济发展、产业转型都到了一个阶段,给很多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开始尝试并购成长。市场其实刚刚开始,少数先行者用自己的实践完成了市场的启蒙,远未到高潮。IPO关关停停只是一个外在的催生要素而已。

  但是,正因为市场是初期,原始而混沌,因此什么“经”在我们A股市场都会被念歪。

  我们讲的这种产业并购或者向第三方的产业并购(借壳我不讲了,大家比较熟悉),通常教科书上会说,有几个类别,如上游、下游,加长、加粗自己的产业链,还有一类是多元化的并购,多元化的并购不是不可以,也会有成功的案例,比如今天许多500强的企业都是产业转型来的,达能当年是做玻璃制造的;WPP最早是做制造业的;英国培生集团最早是做建筑的。我们看到这些大的巨头也经历了产业战略性的转型。

  但目前这一波中国的产业并购,我们曾经以为横向的、纵向哪怕相关多元化的战略性并购会多一些,但事实上,追逐热点,以短期市值管理为目的的所谓并购大行其道。

  我不懂二级市场,要我看很多股票短期趋势我都会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股价为什么会涨成这样。不过,你让我去看一个公司三年、五年的趋势,我会看得非常准,这个公司的市值会由今天的40亿三年后涨到300亿,是因为我们伴随着这家公司,知道他们在干一个什么样的事情,它的增长是什么样子的。但你要我去判断短期趋势,我基本上是看反的,因为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二级市场的股价会涨成这个样子。在座有很多二级市场的高手,你们会比我看得更明白。这类以短期的市值管理为目的、围绕所谓的大小非减持、捕捉热点的并购可能占比不小。

  然而,我们自己觉得站在投行的角度有一个服务的理念,就是非常希望选到A股市场里10-20%有产业梦想的企业家,能够帮他们去整合、做大。这些企业家不会太在意自己短期的股价,甚至拿着上市公司的股票从来没想到减持,若缺钱,最多会拿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做融资,且特别在意自己的持股比例,觉得自己的股份不能够被更多地稀释,因为这是我很宝贵的东西,未来这些股份可能会更值钱。目前看来,这类的企业家在A股上市的企业中很稀缺,当然如果被我们遇到了,我们会非常乐意和他们一起成长,我们愿意把所有的资源都配给他们,要钱、要人力或产业的支持,我都愿意给。

  但是,现在很多A股上市的企业家见我,问我愿不愿意帮他们做市值管理?我只能回答他们:这方面我们做不了,因为我们认为市值管理是一个企业成长后自然形成的结果,你的成长到了,市值自然而然就增长了。还有一点,就是要和投资者进行沟通,让自己成长的故事和逻辑能够让投资者认可。

  而不是说我能把一个长期没有成长逻辑的上市公司的股价短期内炒得上蹿下跳的,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读。但也不知道被谁写进了国务院的文件里,导致了现在的市值管理成为了A股一个很热的话题,于是我们大家就看到了千奇百怪的并购的出现,在A股市场什么样的奇葩并购都会出现。比如各种各样的公司都来买游戏公司、买影视公司,而且都能牵强地讲出各种各样协同的故事。

  游戏和影视行业还是有很多优秀的公司,而且这也是未来有很大空间的行业。但目前有点让投资者眼花缭乱,鸡犬升天的味道。其实有的影视公司还不如游戏公司,游戏公司的现金流非常好。尽管我们现在上市的游戏公司大多是单款游戏,同时能造多款游戏的公司并不是特别多,往往能同时出多款游戏的公司的竞争能力是很强的。但即便是只能做单款游戏的上市公司,它在这款游戏的生命周期里的现金流是可以的。

  但对于影视公司来说,电影就像风险投资,万一哪个片子赌爆了,有10亿的票房,万一哪个片子赌赔了,可能只几千万的票房。电影公司的可持续运营能力是值得关注的,除非它有很强的多部电影同时生产的能力。再去看我们现在被并购上市的影视公司,能有同时拍多部电影,能够“东边不亮、西边亮”其实并不多。

  再来看电视剧公司,他们则是要依靠电视台的,即使卖出去了应收账款的账期也很长,因为电视台是强大的甲方,加上广电总局一直在管着。但是现在看到的被并购的电视剧公司很多一年就一、两部电视剧,现金流会非常糟糕。然而市场不会在意这些,只要沾上点“明星”的边就会去爆炒。尤其很多要双主业运行的公司,大股东根本不懂这些行业。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公司两、三年以后它的持续运营能力会是怎样?所以说,为什么我看不懂上市公司短期内股价的走势的原因主要在这儿,因为几乎可以预见这些公司两、三年后的运营情况。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怕什么,有对赌,按照老办法,许多上市公司收购时会有对赌协议,而对赌将会在这次重组管理办法修改时取消。对赌不是万能的!对赌甚至会导致一批人为了完成对赌而造假,因为造假的成本会比获得的股票市值小很多。比如游戏公司要造假其实非常难查,每次我们做游戏公司都会非常地慎重,我们甚至会核查到玩这款游戏的人年龄结构。如果我们发现玩的人都是一帮五、六十岁的老人,说明不正常。好在很多游戏公司是和百度、腾讯这种比较大的平台分账,这种情况也比较可信。因为相对来说,这种大平台不会配合你造假。很多人相信承诺,但在A股,巨大的利益面前有些承诺的分量便变轻了。

  我最近看到一个最离谱的公司居然一口气收购了三家公司,给了80多亿的现金。你想一个拍电影或者开发游戏的80后创业者,突然一下子变现这么多钱,还有多少动力继续踏实做产业?所以我听到的最极端的说法是哪怕只拿出5个亿的现金把利润做出来,另外的10个亿放在口袋里也值了。因此,这种没有战略纯属投机的收购最后都会是一地鸡毛,这些公司都是轻资产的公司,几年后,这些创业者一旦离开,对上市公司而言就什么都没有了。上市公司均属于传统制造业,让他们去拍电影、去开发游戏,根本就无从下手。

  最近,我们也在做主业就是游戏公司的并购,这一轮的乱闹腾导致一些真正做游戏的公司收不到标的,他们自己去收购行业内的标的时出价会比较谨慎,因为将来还要做整合和重组,但谈判时旁边就会有一个抬杠的来了,说他给20倍估值的话我给25倍估值,而且全是现金,于是谈判无法进行下去。对方就会觉得找一个不懂行的人挺好,他不懂得话就得依靠我,若我找一个真正懂游戏的人那我就是老二了。

  现在并购市场已经热闹到真正的产业整合者开始找不到标的了。有些好公司就已经去境外寻找标的了,境内已无法谈了。这些围绕大小非的减持、围绕短期的市值管理的并购,已将市场搞的非常热闹,以前只能一次谈一个公司,但现在一次能谈三家,可以想象这个整合的难度有多大。

  现在大量的公司停牌,以前停牌是为你而停,现在谈成了但披露的却是另外一家。对于这波投机性并购的未来大家想都不要想,有战略的并购都不一定能成功,因为在执行的环节上如果有闪失的话,都会导致未来几年内可能会出问题,更何况于这种纯投机性的并购?这些就看你怎么去判断输赢了。这种也是市场初级阶段的特点。

  现在媒体对这类事情也很渲染,但监管机构对此的思路还是非常清楚的,这两年证监会在并购监管市场化改革方面做了很多对市场而言功德无量的事情,最主要是方向和理念对了,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我们认为监管机构也选不了,而是要让市场来选择,让一些该死的死、该祼泳的祼泳,但这是需要时间的,可能两年以后、三年以后让买者自负,而监管机构要管的就是信息披露、披露、再披露,不能够利用不对衬的信息去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让这样一个监管理念贯穿到整个并购过程。

  大家可以看到,其实并购是在放松审核,效率也大为提高,包括大家到处传的并购将来不审了,都是有可能的,因为成熟市场的并购主要靠股东大会来批准,关于定价等方面是没有实质审核的。

  如果去研究国外并购的100多年的历史,回过头来看中国的并购市场,我们对比过,我们的现在真的相当于人家刚刚起步的阶段。我们说,美国是100年的并购浪潮催生了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格局,而且在美国人的观点里,他们认为并购是最高的企业竞争形式,所以鼓励并购就是鼓励竞争。

  这种观点这两年国内的监管机构慢慢接受了,但国资部门还不是特别接受。要求并购一定要成功,我们要看着你做正确的并购。其实,并购到底成功与否,到底有没有提升效率?这是一个受诸多要素影响,挺难验证的命题。

  美国100多年来,那么多的学者做了大量的实证统计,过去这么多年回头看,我们可以说雀巢公司的并购是成功的,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的合并是不成功的。因为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政策环境的变化和产业的演进,很难讲到底是交易导致了这家公司不行了,还是其它的诸多要素综合在一起的结果。

  在美国人的眼里,你死在并购的路上也是竞争失败的一种,在产品竞争的路上死了要认,在并购的路上死的也要认,一家企业死了,但竞争对手或者整个行业却更健康了。正是并购活动导致的这种惨烈的竞争练就了一批企业具有超强的并购整合能力,无数失败者的尸体成就了真正的王者,同时也形成了其今天在全球最有竞争力,最富有弹性的产业竞争格局。

  在美国,关于并购核心的监管法律是反垄断法,就是说当它认为并购到了一定的程度,老大跟老二合起来了,老三和老四并起来了,垄断市场大部分份额,这样会妨碍竞争了,就会要让你分拆。

  其实这充分体现其鼓励自由竞争的理念,因此,目前中国各类的监管部门,迫切需要的是理解并购活动的本质,不是要通过管制让企业去做所谓正确的并购,因为并购活动是最体现企业家和股东智慧的最微观也是最复杂的企业经营活动,应该通过完善治理去最大程度鼓励和约束企业家和股东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监管机构是没有能力判断一个交易在未来是否成功和失败的。

  目前制约并购市场的两大问题,一是管制太多,二是并购主体自身缺乏并购和整合能力。管制的放松急需从目前宏观口号上的支持落地到微观政策的突破。而企业并购整合能力的提升更是需要大量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来历练企业的并购整合能力。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是需要大量走路不断摔跤才能成长的,而不是永远被家长牵着手说“YES”OR“NO”。

  在这一波热闹当中,我们还是非常欣喜的看到一批有产业梦想的公司在真正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外延扩张的道路,如果说有一批标志性的公司通过并购成长起来了,如同美国第一次并购浪潮以摩根为代表的大财团整合了钢铁等行业,出现了行业巨无霸,那么才可以说是一次完整的并购浪潮。站在我们投行的角度上,若能帮一个上市公司从30-50亿做到600-700亿,甚至做到千亿市值的公司,这一路所有的投行服务都是由我们来提供的,那么这就是我的作品!如果坚持这样的理念,那这些投机性的客户一定不是我的战略客户。所以,我们每天都在拒绝掉很多找上门来的交易,尤其是投机类交易,产业整合者也罢,投行也罢,还要坚持长远的战略和理念。

  因此说,这一波的并购浪潮,或是叫并购的活动,或是并购的趋势依然会延续,而且会随着陆续有公司爆出并购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形,再加上法律的逐步完善,市场会更加健康,市场参与的主体会更加理性。这就是我们对这轮产业并购的看法。

  作者:曲记  来源:雪球

(责任编辑:lixuezhen)

上一篇:谨记!海外购房不要被这...  下一篇:都是上门服务,成功和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