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贸易投资网

您的位置:中国贸易投资网 >> 投资环境 >> 正文

陆地方政府应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发布时间:2012-10-20 22:11:34 信息来源:人民网 作者:

  国家统计局公布大陆第三季度GDP增长为7.4%,创三年半以来新低。而近期,以个私经济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而闻名于世的温州经济从浙江省的领头羊,下滑到“垫底”,让这个中小企业占90%的东部经济最发达地区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温州乃至浙江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中小企业的活跃,而近期,该地区中小企业却大范围面临困境,引起海内外媒体关注。有台湾媒体认为,温州的中小企业大规模出现困难,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大陆中小企业整体困境。台媒认为,中小企业为大陆提供80%以上就业渠道,对GDP贡献率超过65%,大陆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很好地解决广大中小企业困境,才可能不出现“硬着陆”。而台媒同时认为,除了国际因素外,中小企业困境还与地方政府重视大企业大项目,而忽视中小企业发展有关。为此,有台湾媒体和人士认为,让大陆中小企业重新振作起来——

  温州经济下滑,对于大陆中小企业整体而言,具有一个标杆性意义。温州,作为大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现场——“温州模式”,而成为各地效仿的和学习的榜样。温州,还以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模式成就和影响了整个浙江整体经济发展,走出了一个“浙江现象”。

  然而,在经历了30多年之后,温州却突然在近两年成为媒体负面报道的舆论中心。现实民间借贷扰乱当地金融市场,再有多家大企业主“跑路”,近期又曝温州经济成浙江倒数第一。学者认为,温州出现的这些问题,不是温州个体现象,体现的是整个大陆中小企业困境。

  ■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订单少、成本升窘境

  秋天的温州,依然湿热。和几年前车水马龙、到处商铺林立,各种方言无处不在相比,这个秋天,温州似乎有些冷清。

  曾经创造中国民营经济“温州模式”的温州经济风光不再。根据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上半年温州经济增长5%,在浙江省地级市经济增速排名中“垫底”。国际金融危机对温州打火机、制鞋、服装、低压电器等传统支柱型制造业造成严重影响,国外订单减少,企业经营困难重重,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仅增长3.1%。企业经营效益下降和居民收入增长预期减弱,导致消费市场明显疲软。在经济波动中,以“低、小、散”为主的温州商贸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商铺关门停业情况增多。

  “成本增加,订单减少,让我们感到渺茫。”在温州一家生产皮鞋的公司负责人焦先生说,去年该公司的那些欧洲客户几乎全部年初下单,2月份就开工满负荷生产。然而今年不同,受天气因素、欧元下跌影响,该公司的十几个欧洲客户现在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客户下单,最大单子仅为40万欧元。为此,该公司只有不到五分之二的人上班,“长期不能满负荷生产。”

  焦先生说,在温州鞋都厂区,除少数企业生产还比较忙外,多数企业存在订单下降压力,产品积压也在进一步上升。

  他说,前三个季度欧洲客户产品销售比往年差,企业销售款回笼也比往年延后,同时因担心企业主“跑路”,材料供应商普遍缩短收款时间,这使得生产企业在资金流上遭受“两头挤压”。为保证生产,企业需准备更多资金,在当前融资难环境下,压力自然比去年大得多。

  “尽管这样,企业成本还在继续上升。”焦先生说,除订单下降外,企业成本至少上升10%—15%,利润降至历年来新低。除了厂房租金不断上升,工人工资从去年1800元~1900元/月,上涨至今年2000元~2100元/月;材料及物流成本支出增加10%以上。

  “一些企业主对我说,今年压力比去年还要大。”温州市政府研究室一位专家表示,目前温州诸多传统产业档次低、科技含量低、利润空间小,支柱产业服装、鞋革平均利润率为不到5%。

  事实上,在温州采访期间,尽管民间金融出奇活跃的温州,在银行贷款收缩下,现在中小企业去银行贷款却很难。

  一位城商行温州分行主要负责人说,现在几乎各家银行都在收紧对传统中小企业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几乎全部停止,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和一些科技型企业成为银行争相贷款的主要对象。

  ■大陆各地政府需加大落实两个“36条”

  日前,由台湾媒体表示,温州的现象,集中展示了大陆并不健全的市场经济的得失。解困之道,在于破解改革瓶颈,真正放开市场。具体而言,尤需切实打造有利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环境,助其专注做强,真正落实“新旧36条”,广开投资渠道,及早实施利率市场化,理顺资金价格。

  有台湾多位经济学者和企业界人士表示,尽管大陆权威部门最新公布与汇丰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已较上月回升,但基本上只反映了有关政策为大型企业带来的利多,众多中小企业仍处在困境之中。

  据报道,10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PMI报告显示,9月大型企业比上月上升1.1﹪,重回临界点以上,但中型、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8﹪和46.7﹪,比上月下降0.1﹪、1﹪,说明中小企业状况并不乐观。

  而9月27日渣打银行发布的第三季“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也显示,大陆中小企业信心资料较上一季回落7.44个百分点,其中运营信心与投资信心大幅度下降。这些数据均显示,大陆中小企业准备过寒冬。

  对此,台湾媒体和业界认为,大陆中小企业出现的困境,固然有国际经济走软和金融危机扩大的环境影响,恐怕更有地方政府一些无法跟上时代的老旧的思维需要转变。

  台湾媒体和业界人士认为,大陆一些地方政府一贯“重大轻小”的思维在经济危机时愈演愈烈。许多地方的财政支出简单投入到大项目中,因为这些地方政府多年来一直乐于做大项目。

  相反,主要惠及中小企业的结构性减税虽然有了中央政府的政策,但到了一些地方却难以落实,造成2009年后严重的“国进民退”现象。这种思维有根深蒂固的传统,而现实意义上,扶持起一个大企业往往让政府更有面子,导致长期的财税及信贷政策向大企业(无论国营、民营)倾斜。

  “事实上,无论是旧‘36条’,还是‘新36条’,大陆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和关怀已经很多,但事实上,这些条例却很少得到完全贯彻。”广东东莞台商协会一位负责人表示,比如说,按照国务院规定,对于铁路等垄断行业,已经开启对民间资本开放,但是政策到了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却很难得到落实。原因是没有更多的细则,所以民间资本根本不敢进入,这样,即使上面有再多的政策,可中小企业却最终并不能受益。

  对此,上海台企联一位负责人表示,当前要挽救中小企业,一些地方政府要摆脱“小修小补”观念,应对与中小企业有关的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渣打银行报告就指出,政府投资对稳定经济很重要,但要避免简单投资,需要制度上“开放更多垄断领域让民营资本进入,创造更多有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资。”

  而中央政府也应该尽快出台对地方政府落实国家相关针对中小企业政策中不作为、乱作为,甚至阳奉阴违现象实行追责制度,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减税。

  上述上海台企联这位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有部分省份对中小企业给出了具体的减税措施,但问题的根源是税收制度、机构与市场现状严重脱节,导致中小企业的纳税增长远远高于实际收入与利润的增长,不计其数的中小企业选择逃税。“只有用制度性的思维去改革整体税制,才能让中小企业发展得健康。 ”

(责任编辑:zhoulinjie)

上一篇:券商融资狮子大张口 恐...  下一篇:原标题:发改委密集批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