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央行发布《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 提出到“十二五”期末,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15%以上。
《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在继续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政策支持下,预期非金融企业股票和债券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将显著提高。到“十二五”期末,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15%以上。
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有明显提高。“十五”时期的2002-2005 年年平均为5.03%,“十一五”时期年平均为11.08%。
提升比例不大
规划认为,要素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等实体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对金融业的发展有影响。既要鼓励直接融资,降低经济对信贷的依赖,同时,又要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产业空心化。
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直接融资有利于分散市场风险,但我国直接融资的比例和国外比还差得很多。他提出可以通过管理利差来调整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关系。
目前,股票和债券仍然是我国直接融资的主要金融工具。资料显示,2011年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合计融资1.80万亿元,是2002年的18.1倍;合计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4%。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腾讯财经表示,之所以提升比例不大,因为规划都是指向性文件,市场的发展和金融结构的变化是动态的,都是在市场竞争之下企业的自主行为。
专家:债市提升潜力比股票市场大
《规划》提出,股票市场要深化股票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并探索建立国际板市;债券市场要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推进产品创新和多样化。
对此,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学彬向腾讯财经分析,要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主要是指股票与债券的融资占比。根据目前的股市状况,要提高股市的比重压力较大。十几年来,股市的市场规模已经扩张得很大,再要提高股市的占比,短期内市场会承受不了,只能逐渐推进。而债市目前的占比很小,因此这一块提升的潜力更大。
不过,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其实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重问题并没有规定合适的比例,要看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市场而定。他同时强调,《规划》整体来说,已经有不少的进步,但并没有把加大金融行业的市场化作为最核心的 改革方向。他认为,中国的金融改革,最关键的是要政府减少对金融行业的主导和管制,加大市场化程度,这才是金融改革的核心所在。
《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要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协调发展,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着力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不断丰富产品种类,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市场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促进资金在各市场之间有序流动,提高市场联动性和效率。逐步形成层次合理、功能互补的金融市场体系,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规划》还提到要推动发展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
(责任编辑:zhoulin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