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贯穿始终,人们的关注点也就理所当然聚焦在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上,而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三项经济新政却没有得到足够关注。
4月14日,中国央行宣布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浮动范围由每天上下0.5%提高至1%;6月8日和7月6日,央行两次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迈出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自5月份始,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健康发展的相关细则密集出台。
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以及投资来源多样化一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同时也是实现难度最大的目标,因为它们处在实实在在的“深水区”,与国家的整个经济体系密切相关。
因此,今年上半年新推出的三项经济新政,将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产生关键性影响——尽管这只是相关改革的第一步。
人民币汇改已经7年,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幅度接近30%。人民币汇率近期一直呈双向波动,表明已接近均衡水平,这也得到国内外多数机构和专家的认可。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汇改的终极目标,而扩大汇率波幅是迈向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的重要一步。此外,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也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助推作用。人民币与日元直接交易自6月1日起在上海和东京同时启动,实现了世界第二大与第三大经济体之间的货币直接交易,同样具有深远影响。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多年来“千呼万唤难出来”的一项涉及核心金融领域的改革,如今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由市场决定利率,无疑将大大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同时也将解决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如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以及以“吴英案”为代表的民间非法集资问题等。
但它同时也对金融体系尤其是整个银行体系带来巨大挑战。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化,各银行必然会在存贷款市场上产生激烈竞争。同时,银行将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坐享息差,而是要拓展利润来源,提升服务质量,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对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意味着被淘汰的风险。
从交通、能源到金融、国防科工,今年上半年中国陆续出台了数十个行业引进民间资本的实施细则。国有资本一直是中国投资的主体,这种状况产生了很多问题,如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加重,国资垄断领域过多,民间资本缺乏投资渠道等。因此,关于向民间资本开放更多领域的呼声已持续多年。
这一次,中国不但允许民资进入铁路、公路、旅游等普通经济领域,还开放了电信、电力、金融等由国资高度垄断的领域,甚至连涉及国防安全的军工领域也可有民资参与,足见这次政策的力度之大。
在经济疲软之时连续启动涉及经济领域深层次问题的改革,体现了中国政府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
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劳动力成本上升、贸易争端造成日益恶化的外需环境、对国有资本投资的过度依赖等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阻力。这三项经济新政的实施无疑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冲破这些阻力。
以民间资本进入国资垄断领域为例,按照中国社科院2011年调查统计,全国民间资本总量高达30万亿元,即使只有一小部分被引入政策鼓励的投资领域,也将大大缓解政府债务压力。同时,民间资本的特性也决定了新增的投资项目将更合理、更高效。
(责任编辑:he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