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其中出口增长9.2%,进口增长6.7%;贸易顺差扩大56.4%。不少专家表示,下半年外贸回暖明显,外贸年增长10%可期。
而据《中国企业报》消息,记者在对一些外贸企业进行采访后发现,相对以往,他们今年的外贸出口业务非但没有回暖,反而更加寒冷。由于外需持续严重疲软及各项商务成本不断上升,不少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有的已经处于倒闭的边缘。
订单大幅减少
“去年还没感觉到什么,农历年一过,出口业务忽然就不行了,订单一下子没了!”浙江温州外贸商人蒋雷的公司主要生产剃须刀,产品主要出口非洲和中东等地,一直订单不断。但2012年春节一过,蒋雷所接到的订单明显少了很多,“到现在为止,订单还不如去年上半年的2/3,工厂一下子闲下来了。”在蒋雷看来,2012年上半年是他做外贸出口业务最“寒冷”的一段时间。
和蒋雷有同感,山东威海海飞依服饰公司贸易部经理蔡惠健也明显感觉到寒意的侵袭。“出口越来越不好做,企业都快撑不住了。”
海飞依服饰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服装主要出口欧美、日本、韩国等地,今年年初开始,公司的订单开始大幅减少。“公司目前接到的订单比去年同期足足少了40%。”蔡惠健说。
即便抢到了订单,也并不意味着赚钱。“国外的经济形势不好,服装不好卖,国外经销商就落价促销,只能拼命把产品出口的价格往下压。”蔡惠健称,“很多工厂都不赚钱,大家都在考虑转行。”
加工贸易复苏艰难
据《中国企业报》报道,虽然从此次外贸出口数据来看,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已有所降低,但仍然占据着超过1/3份额。在全球经济严峻的下行压力下,加工贸易企业的生存压力要比其他企业更大。可以说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波动、工资水平上升等因素相比,外需萎缩、订单减少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要更大,更致命。
以制鞋业为例,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制鞋办公室主任卫亚菲认为,劳动力资源紧张,成本上升,给企业带来的压力非常明显。“以往出口好的时候,有的企业能拿到3%的利润,现在根本到不了这个数了。”卫亚菲称,“很多制造业拼的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本上涨,企业就没有价格优势。”
近年来,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提倡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但卫亚菲认为这并不容易。“这是一种持续的机制性的改造,包括技术、设计、工厂管理以及客户删选等各个环节的综合性升级,需要一定时间的过渡期,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此外,卫亚菲认为,政府应在制造业出口的退税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
据悉,目前服装业退税率为16%,而这是服装外贸企业唯一赚钱的指望,但是,有些国外的经销商由于对此项政策非常了解,企业还要从这部分利润中让出一部分给他们,最终拿到手里的已经所剩无几。而如果将退税额度提升,也能缓解企业目前的艰难局面。
(责任编辑:he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