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清关”风险
对中国商人和中国制造而言,俄罗斯固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风险仍然存在,并且不小。
环球市场集团营销总监魏涛告诉本报,中国企业进入俄罗斯,会面临很多条条框框以及语言沟通等问题,最头痛的是贸易法规和通关政策。
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灰色清关”的困扰。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海外商品大举进入俄罗斯市场,为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允许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发货和收货间的运输、通关、商检等环节都由他们解决,中俄贸易间一种特有的报关方式即“灰色清关”由此盛行。
灰色清关导致的一大后果是,俄方清关公司与部分海关勾结谎报或瞒报货物逃税,导致商品进入俄境内后不具备合法地位。2009年俄政府关闭莫斯科大市场,查处的20亿美元货物中,几乎全是通过“灰色清关”方式进入俄罗斯市场。
不走“灰色清关”行不行?当然可以,但并不是所有商品都适合正规的清关途径,高税率的服装和鞋等轻工制品就很难绕开“灰色清关”的老路。
“白色清关关税高、速度慢、效率低,再加上俄海关广泛存在的腐败,逼着你不得不走灰色清关这条路。他们实际上就是不鼓励你走白色清关,因为那样捞不到钱。”曾在俄大市场经商的一东北商人说。
莫斯科莲花国际商品批发商城中国总招商管理办公室总代表张群举例说,比如毛纺服装关税12%,皮衣关税30%,走灰色清关统一报服装,皮衣制品就可以省下18%的关税。
在郑之伟看来,进入俄市场需要面对很多不合理的规则,以波司登为例,12年来一直走白色清关路线,但也付出不少代价,虽然在俄十几年,但每年销量只有十几万件左右。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转轨制国家,转轨过程中的问题也给中国企业制造了不小的障碍。“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总会遇到困难,而且俄罗斯审批程序复杂、办事效率低,甚至作为甲方,我们也遇到很多商业合作单位效率低、拖时间和要高价的情况。”力帆汽车驻俄代表孙泽军日前表示。
不过,这种局面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俄罗斯有望本月结束入世长跑,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部长别洛乌索夫表示,入世后俄罗斯保护性关税平均水平将逐年下降,2013年将由9.5%降至7.6%,2014年降至6.9%,2015年降至6%。
“俄罗斯已经明白,大国崛起不是重温旧梦的崛起,而是要有真正的经济实力,那就不可能再关着大门。”郑之伟说,接下来俄罗斯将会有正常的海关通道和市场环境。
Davtyan教授说,中国商人需要容忍不成熟的商业环境。而未来3~5年,俄罗斯将建立成熟的商业环境和机制,这对中国商人来说是个很大的机会。
重新审视俄市场
因此,未来3~5年,对中国制造而言,俄罗斯市场将是一个广阔的舞台。
“中国企业到俄罗斯有风险,但回报大于风险。”蔡桂茹说,俄罗斯的风险和中国商人的不合法经营连在一起,如果合法经营,风险也会小很多。目前中国商人群体性违法违规比较多,例如在铺位吃饭,摆放不整齐,喜欢盯着顾客等,这些都属于违规行为。
蔡桂茹说,越违法,风险越大。很多中国商人不想投入,只想卖商品,也不按规定交税,脑子里还是存有暴利思想。
“倒爷”时代的负面效果至今不小。前述东北商人说,一些俄罗斯人也受暴利驱动,比如1美元进的货,他们卖10美元,当地人买了后,发现不值10美元,导致中国货成为质量不好的代名词。
Davtyan教授说,中国产品的质量可以从最低到最好,但出口俄市场的产品质量往往不如美欧和日本,相信未来这个情况会改变。
魏涛指出,过去俄罗斯市场是不规范的形态,而中国企业进入俄市场也是一种不规范的心态,双方都有问题。“中国一些做得好的企业也不把俄市场放在眼里,觉得这不是主流市场。”
“俄罗斯人敢于消费,我们应改变对俄罗斯市场的看法和做法。”蔡桂茹说。
在当地商会、学者、俄罗斯买家看来,除了产品质量,中国企业更要贴近当地市场,多了解当地市场的特性。艾力克斯说,中国企业不愿意或很难转变去适应当地市场。“比如我们要他们做这样的颜色,但他们会说这个货品上个月卖了几箱到欧洲,你就拿这个吧,我们便宜一些给你。但我们想要的不是价格便宜,而是有自己想法、设计的产品。”
当地评论人士指出,中资企业在俄市场遭遇失败不仅由于俄罗斯存在的行政壁垒和腐败问题,还由于企业自身行为方式有误区,例如不愿意根据俄法律开展业务,不喜欢雇佣俄代表或者员工等。
励展博览集团俄罗斯办事处Rury建议,中国企业进入俄市场时,首先要了解所处行业、做足够的市场调查,从同行、已经成功进入市场的企业索取经验,最好找一个好的俄罗斯生意伙伴进行合作,会解决很多困难。
另一方面,对中国制造而言,尽管出口俄市场的量很大,但在品牌方面仍十分欠缺。目前,中俄之间的贸易结构仍比较单一,俄罗斯是资源供方,而中国则主要出口中低端的消费类产品,大部分产品都是从中国进口,俄方或者其他国家自己贴牌,但他们会写明Made in China。
蔡桂茹说,中国很多商品在俄罗斯市场销售,但打自己品牌的很少。很多中国企业品牌意识不强,觉得自己打牌子太累。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中国制造只能竞争中低端市场,久而久之,成为价低质差的代名词。
“中国商品也在俄罗斯搞几个百年老店,打上自己的品牌。俄罗斯人很相信广告。韩国人、日本人都是先打广告,再做商品。另外中国企业也要学点语言,雇佣当地人。我们应该有国际化视野,有合法经营、合规运作的理念。”蔡桂茹说,不要总想着俄罗斯好混。
她的话在以生产DVD著称的步步高身上得到了验证。在俄罗斯采访的几天,当我们询问了解什么中国品牌的时候,不少当地人都提起了步步高,其在当地DVD市场占有率达到35%,成功的要诀就在于聘请俄罗斯团队开拓市场。
魏涛说,随着俄入世在即,很多企业已经在准备走品牌发展道路,“很多企业慢慢地瞄向这个市场,并且作为一个向东欧拓展的平台,而且这两年美国和西欧市场不好,俄罗斯市场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责任编辑:he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