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争端的焦点是什么?
专家组一旦获批准成立,将会对中国稀土、钨、钼等原材料出口限制的具体措施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强征出口关税、出口配额、出口许可证、出口限价等30多项。其中,出口税和出口配额将成为调查、审议的重点。
在出口税方面,中国曾在入世时承诺仅对84个税号的产品征收出口税,并补充注释:“中国将不提高现行实施税率,但例外情况除外。”许多资源性产品如稀土、钼等并不在征税范围之内。美欧日据此认为,中国无权对稀土征税,是否符合例外情形将成为调查重点。
在出口配额方面,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表声明称,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稀土等原材料出口国,中国的出口限制政策减少了国际市场稀土原材料的供应,是一种人为拉高稀土价格、牟取垄断暴利的保护国内企业的做法。
对此,中国方面多次表示,中方的稀土政策是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无意通过扭曲贸易的方式保护国内产业。中方认为,限制稀土出口符合WTO成员可援引以环境保护为理由的例外条款,不构成违规。
针对此次争端,WTO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说,美欧日与中国围绕稀土问题争端的焦点是双方对世贸规则和义务的不同解释,并非某一方不履行义务。
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则认为“还是利益作祟”。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我们限制了稀土出口,但并未对全球市场供给造成影响。2011年中国的稀土出口配额使用率只有60%左右。西方国家一再拿配额说事儿,无非是嫌贵。说白了,还是利益驱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主任赵玉敏也表示,“美欧日提出稀土案主要出于经济原因。”
西方国家通过低价进口中国稀土然后制成高科技产品高价返销中国牟取暴利,这已成为西方国家获取巨额经济收入的通常做法。一旦中国限制原材料的出口,将会导致西方国家既得经济利益受损,同时由于原材料出口的限制,将使得下游产业被迫向中国转移。这是西方国家不愿意接受的。
“另外,西方国家不愿看到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因此不断借原材料出口政策来打压中国。”屠新泉说,“这其实并不完全针对中国。随着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西方国家为确保自己的国际地位,难保不借贸易政策对这些国家进行打压。”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庆丹指出,环境利益是稀土案的另一个关键点。稀土开采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土壤、水等造成严重污染,这一点发达国家心知肚明,许多本国稀土资源颇为丰富的国家均出于环境考虑关闭了自己的稀土矿,转而引进中国不计生态与环境成本的廉价稀土。
据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卫星监测结果,处于江西赣州国家级稀土规划区的7个县(龙南县、寻乌县、定南县、赣县、安远县、信丰县、全南县),因稀土开采造成的区域性生态破坏面积2000年为32平方公里,2010年达到了153平方公里,10年间扩大了5倍。据初步测算,仅赣州一地因为稀土开采造成生态破坏所需的矿山生态恢复性治理费用就高达380亿元。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稀土开采所获得的经济收益。
中国付出了这么大的环境生态成本为全世界维持90%以上的稀土供应,现在希望收紧稀土出口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却引来了发达国家的诸多不满,发达国家出于自身的各种利益考虑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he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