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的暴跌,所带来的是不仅中国在矿业投资上的逐步放缓,更是整体海外战略投资上的转变。
实际上,从2002年以来,中国海外投资驶入发展的快车道,12年过去了,投资金额创下新高的同时,由于国际大环境的疲软,改变也将随之而来。
海外投资变革
中国对海外的投资,毫无疑问正行驶在快车道之中。
2014年9月9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创下1078.4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2.8%。这是中国直接海外投资规模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也让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对外投资国。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外投资总量上创下了新高的同时,中国企业在投资策略上也发生着变化。而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对资源类投资的转变。实际上,资源类投资一直在国内企业海外投资策略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资料显示,自2000年开始,在资源类投资中,矿业投资一直是其中主要标的之一,然而,这一投资方向在国际大宗商品的全线下滑的大环境下,有着明显放缓的趋势,此外在投资矿种、偏好阶段、目的地结构等方面都在发生转变。
根据中矿联受国土资源部、商务部委托撰写的一份报告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中矿联共受理中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项目103例,同比(较上年同期)减少8.0%;中方协议投资额31.36亿美元,同比减少10.9%。与此同时,中国矿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家华在一次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更是公开表示,“中国在海外的矿业投资,大概有80%的失败率。”
“中国境外矿业投资在经历了快速生长阶段后,在眼下低迷的国际矿业形势下进入风险和矛盾爆发期,”中矿联国际与地矿金融项目部项目负责人常兴国说,“不过某些数字层面上的衰减则更意味着一些理性的增加”。
而在上述报告中也指出,“中国企业目前开始更多地选择成熟项目,并采取并购方式,对高风险国家投资减少。”
事实上,海外并购增多这一变化也同样体现在了整体中国海外投资战略之中。从此前国内海外并购的案例来看,中国在异国投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新建投资,一种则为海外并购。而近年来海外并购的增多在数据上也有所体现,2012年和2013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多达858个,其中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跨国并购19起,合计交易额582.8亿美元,占同期跨国并购交易总额的60%。而从2004年到2013年的九年时间里,合计交易总额为2266.5亿美元,2012年到2013年的交易额占据了这九年总量的近四分之一。
事实上,除了矿业之外,国内在能源类,尤其是油田投资的策略也在悄然发生变革。自成立以来,中石油一直主导中国的海外资源开发。为了满足国内旺盛的需求,其对海外权益取得以及管线建设进行了积极投资。但是在今年3月旗下子公司在香港召开的财报说明会上,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宣布了战略调整,将不再追求规模和速度。2012年,中石油向设备投资领域投入了3525亿元的巨额资金。但自2013年首次减少了全年投资,周吉平表示,2014年将减少7%,仅为2965亿元。而且今后投资将限定为优质项目,转向重视“质量”的路线。
与此同时,中石化最初曾计划2013年投资比2012年增长14.5%,但结果降至增长6%。董事长傅成玉表示,今后大部分投资将用于四川省的页岩气开发等国内项目,加强国内投资。
新方向
中国企业收缩在某些领域的投资时,也在一些领域大力拓张。
“在中国对外投资初期,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矿业、天然气、石油等自然资源领域,投资多元化成为了中国在海外投资的关键词。” 美国最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一位研究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尤其在英国,中国的投资领域已经扩展到了制造业、房地产、水务公司、电信、医疗等多个产业链高端层面,而这也表明中国的海外投资以及步入了第二个阶段,而发达国家的海外投资战略大多也是以资源类为开端,逐步延伸至整个产业链的高端。”
食品领域也有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一个方向。
今年7月12日,弘毅投资宣布斥资约9亿英镑,全资收购英国餐饮品牌Pizza Express。这是欧洲餐饮行业过去五年中金额最大的并购案。Pizza Express1965年成立于英国伦敦,是一家专注于正宗意式披萨的连锁休闲餐厅,目前在英国经营435家门店,另在全球其他地区拥有70家门店,其中在大中华地区有22家店。
上海光明食品集团的海外并购更加活跃。
10月7日,光明食品集团再度宣布收购意大利橄榄油企业Salov集团多数股权,自2010年以来,短短四年时间内,光明食品集团先后收购了包括新西兰Synlait乳业,维他麦以及西班牙Tnuva等多家企业或是股权。这在以往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史上,也是少有的先例。目前,光明食品集团已经开始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布局乳业、酒业、糖业,在北美和南美洲布局葡萄酒业及糖业,另外在欧洲布局休闲食品等产业。
民企成新一轮海外投资“生力军”
中国的海外投资中,投资主体也正迎来变化。
在历年来的海外投资中,国有企业一直在其中扮演着主角的地位,而在未来,民营企业也将迎来在海外大展拳脚的机会,成为接下来新一轮海外投资的“生力军”。
上述公报中的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海外投资的存量中,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5434亿美元存量规模中,国有企业占55.2%,这意味着在结构层面,国企的投资仍然占据很大比例。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局面目前正发生改变。资料显示,尽管民营企业参与海外投资项目比重还少于国企,不过现在民营企业参与的项目也同样有增多的趋势,2013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十大投资案例中,有四个是民企,而去年同期只有一个。
而这一情况在公报中的统计亦有体现,数据显示,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927.4亿美元,其中国有企业占43.9%;有限责任公司占42.2%,股份有限公司占6.2%,股份合作企业占2.2%,私营企业占2%,外商投资企业占1.3%,其他占2.2%。
同时,根据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统计,今年上半年披露的中国内地私营企业海外并购金额较去年下半年暴增218.6%,而同期国有企业海外并购金额环比增幅仅为5.03%。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廖天舒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认为,和国有企业海外并购主要集中在资源领域不同,私营企业海外投资更为多元化,更关注获取技术、品牌和打开当地市场。这使得私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速度更快。
(本文原载于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奕兵)
(责任编辑:lixue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