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能源杂志
3月30日,由埃森哲、《能源》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巴尔干半岛能源投资峰会在北京召开。在峰会上,原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发表演讲,以三个小故事,生动地揭示了为何当前是中国能源走进巴尔干半岛的最好时机。
魏建国的经典语录:
“在陪同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以及我自己所到过的全世界共218个国家中,我参与国际领导人会谈和自己所听到的,大家最需要中国的就是能源。”
“我们如何从能源向巴尔干半岛进发,当前进发最关键的问题和软肋是什么?我认为关键的关键,两个字,资金。”
“当前除了资金之外,我们下一步很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是电网,也就是如何用高智能的电网输送电力。”
“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将会为巴尔干半岛的能源,为巴尔干半岛的经济腾飞和民族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以下为演讲内容:
早上好!目前我担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副理事。今天我想用15分钟讲一个观点,当前是中国能源走进巴尔干半岛的最好时机,先讲三个小故事。
去年5月在北京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我荣幸地参加了开幕式以及整个会议,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一个分论坛就是智库论坛,我们请到了陆克文。会议开始的时候,习近平、埃尔多安、普京等世界著名大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元首总理陪同进会场时,全场差不多1500多人全体起立鼓掌,坐在我旁边的就是许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部长,我看他们非常激动,所以在接下来的茶歇时问他们,你们觉得“一带一路”对于你们来讲最需要的是什么?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就讲了一个词,就是能源。
不错,我曾经陪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以及我自己到过的全世界218个国家中,我参与国际领导人会谈和自己所听到的,大家最需要中国的就是能源。所以在“一带一路”论坛当天晚上习主席主办的晚宴上面,大会把我安排在陆克文、巴基斯坦总理还有大家所熟悉的意大利前总理洛马和其他一些总理级人物的身边。
当我们谈起中国的时候,陆克文讲中国的能源发展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世界能源的缺乏将会使中国能源在未来几十年大放光彩。我紧接着问了一句,“什么能源?”当时我们参加了气候变化大会,签订了条约,他一下子就笑起来,他认为是核电。所以我在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中国核电现在要进军“一带一路”的63个国家、93个港口和城市。这是我的第一个小故事。
第二个小故事,我们如何从能源向巴尔干半岛进发,当前进发最关键的问题和软肋是什么?有人告诉我说,我们不了解巴尔干半岛,错了。马其顿的第一个电站是我建的,那是在25年前,我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贸部的副部长。当时我负责所有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工作。马其顿电站尽管后来没有完全实现他的技术,但我们是第一个走进巴尔干半岛,而且是以民企的身份。
今天的会议上面,大部分是民企、央企。我们看到的不是我们对巴尔干半岛不了解,那么是什么呢?有人说是一元政治,错了,我们现在正在讲进一步地搞“16+1”,欧盟总以为我们通过“16+1”是分裂欧盟、分裂欧洲,不是的,我们是进一步加强帮助欧盟,所以当时我有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应该敲敲欧盟,让他知道误解误判是不应该的。
还有什么呢?人才队伍、设备,都不是。我们这儿有大批很好的中水电,还有很多的能源公司。我认为关键的关键,两个字,资金。我们跟埃森哲朱伟主席聊,如何把巴尔干半岛的能源做好,我们要设计出一种方案,这个方案是什么呢?就是用资金、用项目捆绑在一块。
大家都知道,亚投行是我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参与筹建的,丝路基金、中国新加坡中心生态城、海南旅游岛、粤港澳大湾区,下一步我们研究中国最高的开放模式——中国自由贸易港。
我们为什么要在“一带一路”上面先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我们未来在东南亚地区,光是基础设施,未来十年就需要8万亿美金,也就说每年需要8千亿。如果用日本主导的亚投行、亚洲开发银行,加上IMF包括世界银行,每年能融资250亿,对于我们每年需要8千亿的整个“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来说很难满足其需求。现在加上亚投行和丝路基金,每年8千亿里面可以达到2000到2500亿,这是我们算的理论账目。我们更需要社会资本和国际银行的投入,所以巴尔干半岛资金是最大的问题。
我非常高兴地看到我们下一步可能会跟丝路基金,会跟亚投行,会跟更多的国际组织,尤其是我们的银行组织起来走入巴尔干半岛。
第三个故事是我自己问国家电网公司原董事长刘振亚的一个问题——他现在担任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那就是,当前除了资金之外,我们下一步很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他就告诉我是电网,也就是如何用高智能的电网输送电力。所以我们不仅要有很好的发电设施,很好的电站,我们还要更有很高的技术水平的智能电网,通过智能电网来解决问题。
我想这三个小故事揭示了今天中国电力企业如何走入巴尔干半岛。如果我们能够在谋篇布局的时候先考虑这三个问题,那么我可以断言,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将会为巴尔干半岛的能源,为巴尔干半岛的经济腾飞和民族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lixuezhen)